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70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61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234篇
社会学   32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海音 《成才与就业》2011,(15):106-107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校园中结交的好友往往是职场新人最原始的人脉资源。一个人的事业能否取得成功,除了个人奋斗以外,他所结交的朋友也是助其成功的一大因素。想知道你和朋友交往顺利吗?以下两道测试题可以帮你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212.
章剑和 《社区》2011,(15):28-29
很多人都会敬畏领导,但像龚霞这么害怕领导的人应该不多。龚霞从小就比较内向,跟人交往时一般都会有些紧张。但她最怕的还是见领导。如果领导找她谈话,她会害怕得手脚直抖,很久才能恢复正正常。  相似文献   
213.
翟杰 《社区》2011,(6):64-64
我总以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有“虚”的成分存在。这里的虚,不是谦虚,而是一种脱离了礼貌且类似于虚伪的东西。 所有的成年人都赴过宴会或进过酒场吧。细细想来,无论是家宴还是公宴,在入席之前必有一个你推我让的环节。  相似文献   
214.
215.
艺术治疗:培育地震孤儿同伴交往意识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地震孤儿团体实施以同伴交往为主题的绘画艺术治疗,通过专家评分、作品分析和深度访谈,企图了解作品中空间表现的发展如何影响该地震孤儿的同伴关系发展.结果表明:(1)地震孤儿在艺术治疗中所表现的三个空间特征与三种人际交往意识产生对应关系,即基底线表现了秩序意识、重叠表现了去自我中心意识、透明表现了开放意识;(2)艺术治疗对地震孤儿的空间表达能力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16.
刷刷 《现代妇女》2010,(5):58-58
当你的手上有一张纸需要丢掉时,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丢掉呢? A、就这样丢掉 B、对折后丢掉 C、拧弯了之后丢掉 D、揉成一团后丢掉 E、撕成一小片一小片之后才丢掉  相似文献   
217.
薇薇: 我今年25岁,和男友交往了1年,我们的感情一直很好,我很爱他。今年春节的时候,男友被公司评为骨干员工,因此要到香港总部轮岗3年,之后才能提升到管理岗位。我不敢想象没有他的孤单生活,我更希望男友能时刻陪伴在我的身边。吞港与北京相距甚远,往来的成本非常高,  相似文献   
218.
虽然听说过先生的名字,但是因为没有亲眼见过,所以我们夫妇并不知道先生长什么样。没过多久,我们的视野里开始出现一个穿着蓝色长衫,个子不高,走路很特别,鼻子底下留着黑色胡须,眼神清亮,虽然身形单薄却让人无法忽视的人。这个人每次都带几个朋友一块儿到书店来。  相似文献   
219.
着重论述了新媒体广泛应用条件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具体包括信息的海量平行输入导致的地位实质平等,学生习惯的“愤青式调侃”表达方式,新媒体熟人社区的形成.本文在梳理特点的基础上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注重人格平等条件下的信息供给、按照表达逻辑的信息输入和建立教育主体深入新媒体熟人社区制度.  相似文献   
220.
针对高校自身特点,简述了高校园林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及交往空间的重要性,从室外交往空间、文化内涵表达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对高校园林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及交往空间的营造做了较深入的思考,借以探索未来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丰富的交往空间的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