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19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笔者在对张岱家世考察的基础上 ,论述了成就张岱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 ,家族和家庭的深刻影响 ;其二 ,社会交游的影响 ;其三 ,个人的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92.
康熙年间“宣南”的士人交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人交游本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 ,而“宣南”的文人交游 ,又因京师特殊的中心地位 ,格外引人注目。在清代 ,“宣南”的士人交游与有清一代的思想、学术、诗文风气的转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借助各种诗文著述中的星散记载 ,以“见之于行事”的方式 ,清理和爬梳康熙年间“宣南”士人交游的实况 ;在立足史料的基础上 ,借许多片断的相互勾连、拼接 ,勾画出虽不尽完整 ,但真实可信的“宣南”士人文学交游图景  相似文献   
93.
容美土司明清之际大盛 ,其统治者田氏颇重传统文化 ,数辈人均以诗文名家 ,并广泛结识各界名流 ,相与倡和交流。考其交游 ,既可更全面、深入了解田氏之思想意识与文学成就 ,亦有利于观察、分析时代精神风貌。“述略”旨在对已考查的人物略述生平、事迹 ,介绍其与田氏之交往情况。  相似文献   
94.
刘克庄提倡尊师重傅,具有浓厚的师门观念。刘克庄珍惜与师交游的机会而转益多师,最终造就了他渊博的学识而成为一代文坛宗师。在刘克庄的文学和仕途的道路上,叶适和真德秀都起过关键作用,从而使刘克庄不仅能展现其文才,而且也能发挥其吏才,谱写出壮丽人生。  相似文献   
95.
蒋士铨是清代乾嘉时期少有的热爱戏曲艺术的文人之一。他的戏曲活动主要发生在家乡江西铅山、以扬州和绍兴为主的江南以及京畿地区,并由此形成了其戏曲创作的三个黄金时期。期间,他与各类戏曲作家、评点者的密切交往,构成了审视其戏曲创作的特殊维度。蒋士铨的一些戏曲作品是与朋友交流磋商的结果,戏曲作品的生成往往得自朋友交谈中获得的灵感。周边人士的鼓励与支持所触发的戏曲创作机缘,也促成了他对于戏曲创作的乐此不疲。而始终保有的道德激情形成了他的独特创作个性,不仅赢得了志同道合者,还促进了戏曲作品的传播与影响,奠定了其国朝院本第一的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96.
探究学者的学术交游有助于了解学者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研究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陈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广西籍国学家,治学广及经史子集,著述宏富,影响深远,这跟他与陈衍、唐文治二位国学大师的师承关系和学术交游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7.
万光泰一位诗歌创作丰赡、学术研究精湛而又短命的浙派诗人。在他十分有限的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客于津门查氏水西庄,与查氏兄弟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在他身上,典型地体现了津门查氏广泛接纳浙派诗人的文化功德,通过他们的交游,又可以较为深入地了解查氏家族成员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98.
宋代文人的交游活动具有艺术化特征,主要表现在雅而不俗的礼物往来,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和具有文化气息的活动内容。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内涵,宋代文人交游的艺术化、审美化借助花传达得最为充分。因此花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人事往来、情感呈现乃至具体的交际活动中,都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9.
元好问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卓越贡献已有定论,作为金元之际文坛领袖、史学巨擘,足迹半中国,交游遍天下。而距元氏家乡不远的雁门关外的浑源,也是人杰地灵,既有恒山、龙山胜景,又有雷、刘文学家族之盛,元好问与浑源雷渊、魏璠、刘氏父子素有交往,并两次亲临浑源,流连于山川之间,放歌吟咏,存诗之富,胜于他乡。通过对元氏在浑源行迹的考证、著述的解读、交游的梳理,借以订正讹误,希望对元好问和浑源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0.
李调元与江浙文坛联系紧密。"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吴中七子"之中的王昶和曹仁虎、京口探花王文治等均与李氏互有交游。其中,赵翼与李调元的情谊较深。从两人的交往中,可得见李调元对江浙文坛的关注,也可窥见李氏"我虽生于蜀,吴越长在怀"的一片吴越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