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68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28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558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1219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为了克服主体性哲学的唯我论,布伯提出了对称的主体间性。但列维纳斯批判布伯对称的主体间性仍不足以避免唯我论,消解同一的暴力,且过于理想主义。列维纳斯主张,只有坚持非对称的我与他者的关系,才能彻底走出自我中心主义,实现为他人的伦理。列维纳斯对布伯的批判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再批判。  相似文献   
72.
处于转型社会座架下的政府由于多年的“惯习”,建构了主体客体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范式,但是以微博为基石的自媒体的历史性生成,特别是政府在微博场域中权力资本的缺席、行动策略的异化以及微博对人的主体性的彻底激活给政府舆论引导带来先验般的困境.主体客体化既成了这种困境的症候,同时也是这种困境生成的“问题式”.由此主体间性范式成为超越主体客体化的最优选择,它带来了舆论引导的“哥白尼革命”,成为微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引导范式.  相似文献   
73.
本文用社会交换模型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交换的变迁 ,认为转型期城市社会交换是一个阶层间交换减少与阶层内交换增多、平等的网络性交换减少与不平等的等级性交换增多的过程 ,并认为城市社会交换的变迁主要是由于交换主体的社会结构性要素特别是阶层地位的外显化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4.
商国芬 《理论界》2010,(11):122-124
郑鹤声对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研究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综论此时期的史学,考察此时期的史注与史评,分析众家已佚《后汉书》的流传与辑佚情况,体现了他方法上以考据为主、理论上积极借鉴西方的治学风格,其相关论著所涉范围甚广,见解宏通精深,值得后人珍视。  相似文献   
75.
随着当代动画应用领域的扩展,动画的概念范畴已经从传统的影视动画拓展到一切采用动画作为视觉表征的媒介形式。这使得动画融合了三种媒介性质:绘画性、电影性与新媒体性。从媒体间性与审美生产的现代性视域解读动画,20世纪上半叶的动画在审美取向上呈现出抽象美学与消费娱乐的两极化,而此两极化的特点在当代动画中正在消解,艺术性与娱乐性前所未有地熔接在新时代的动画影像中,高效的艺术生产成为当代动画的主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76.
汉唐时代盛行五世为界的小宗宗法,但五服之外,以宗族为单位的、各宗族之间的联系也在不断扩展,这种联系既有同宗诸宗族间的联系,又有姻亲宗族之间的联系,还有异姓别宗之间诸宗族的联系。宗族间的联系既有合作,又有矛盾与冲突,甚至还伴随着时而可见的血族复仇。  相似文献   
77.
实践的自由是审美的根本——与杨春时同志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它作了科学的规定,绝不是什么乌托邦,倒是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后实践美学的精神个体的超越性才是乌托邦。实践不仅是社会本体论的本体,而且是审美、美、艺术的本体。当社会实践达到一定的创造的自由程度时,自然的人化和人的人化使得人类超越实用关系、认知关系、伦理关系而生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显现在对象之上就是美,显现在人的身上就是美感,艺术则是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离开了科学的实践观就无法揭示审美的根本,从离开实践的主体间性来解释审美就只能远离真理。  相似文献   
78.
论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是嵌入在社会结构、经济交易之中的一种功能化的社会机制,是产业集群运作机理的核心。在社会网络、分工合作和空间集聚三种力量作用下,产业集群中信任机制依靠交易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两种途径来形成,信任能够增加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集群竞争优势的产生。产业集群的信任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变迁轨迹为:从依靠人际信任、计算型信任等延展到包含制度信任、契约信任、过程型信任等诸多类型的信任体系。我国一些地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时,需要重视通过构建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来塑造产业集群信任机制,并把握集群信任机制的动态发展轨迹,形成各种信任类型相互补充的信任体系。  相似文献   
79.
单位盗窃是一种危害严重并且十分常见的犯罪,但由于现行刑法的缺位和司法解释的越位,使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很难加以认定,出现了严重的打击不力现象。文章从考察单位盗窃的立法轨迹入手,分析现行单位盗窃立法的缺陷,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单位盗窃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以刑事立法形式增设单位盗窃罪、对单位盗窃实行双罚制、扩大单位盗窃的主体范围、规范单位盗窃的定罪和量刑标准是目前完善单位盗窃立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当代中国文艺变革的实践 ,越来越清晰地证明 ,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形态的崛起 ,极大地冲击着既定的文学、艺术形态和规范 ,改变其存在方式 ,促使其不断地走向大众 ,融入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 ,变化着的文学、艺术则以独具的审美方式 ,积极地作用了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日常艺术审美活动 ,深化其艺术意蕴 ,提升其审美境界从而形成多元共生、悖立与互动的新文艺格局。可见 ,只有立足文艺变革实践 ,洞悉文艺变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透过文学生存困窘的种种现象 ,窥探其发展的内在潜质与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