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6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51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10篇
社会学   86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陈桂湖 《公关世界》2016,(1):124-126
“守之世,谓之工”,匠人通过作品把“道”留在世界上,自利利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匠人的地位和作用。
  钱穆先生谈及中外文化,曾说:“中国人对文化二字的概念,常把一个‘道’字来表达”,又说:“西方人讲文明、文化,只讲的人生外相,中国人称此为‘象’,那是表现在外面,人所看得见的,所谓‘形而下’……中国文化看重在‘人’一边,西方文化则看重在‘物’一边。”在中国人的心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来都在于内心的沟通,而绝不会汲汲然于在外相上去研究和攫取。中国人讲究道法自然,讲究与人为善、人天合一,中国的艺术,是人文的艺术,是人心最内在的真诚与自然规律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展现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关系,而且也蕴含着人在实践过程中与自然的关系。本文旨在理解具体关系的存在方式和基于存在之上的方法论问题,这也契合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提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3.
马克思的哲学思考,是从"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开始的,这就既有自然性,又有人类性,从而为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态度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强调要从"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把握世界,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的人类学生态学的双重一体的哲学立场。马克思强调人类学的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人类学,并由此把人与自然界视为同一个生态整体,这就形成了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生态整体论世界观,从而既超越了导致生态危机的机械论二元论世界观,又为今天解决生态问题奠定了世界观基础。这三个方面为解救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如果将中国美学的研究置于一个立体的结构中,那么不仅哲学的、美学的、作品的层面这三者不可或缺、交互证明、失之则偏,而且如下几种理论也需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礼乐论、宇宙论、自然论、才性论、意境论、理气论、心性论、身心论与生命论。本文所要探讨的意境论是这诸多理论中特别  相似文献   
25.
浪漫灰 《家庭科技》2014,(12):10-12
一 一连三天,那个小女孩跪在繁华的商场前,膝下压着一大张纸,密密麻麻地写着家庭困难、无力上学、请求资助一类的话。这样的事早已不新鲜,据说有的失学少女是30多岁女人扮的。我每日经过她跪着的这个地方,但也只是经过而已。我赶着去商场附近的面包坊。大三的课不忙,我在那里做兼职,每天从18点到22点,1分钟都不可能休息。 我钦佩靠辛勤打拼活着的人,堂堂正正,不卑不亢,我告诉自己也要这样活着。我不喜欢被人施舍,也不喜欢施舍他人,我觉得这不关乎所谓的善良或爱心,而是自尊。因此,我除了象征性地给了女孩10元钱后,从没想过资助她。  相似文献   
26.
朱小娟 《创新》2016,(3):55-62
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是对人与自然尚不和谐问题的回应,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选择,亦是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的重大升华。以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优化生态发展产业体系,发挥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筑牢守好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27.
正道学道学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其要旨是无为而治的理念,其贡献是辩证法思想。道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道"的核心思想,"德"的具体表现,坚持辨证地看待世界的观念,"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事方法。"天长地久",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永久长生。人如果能做到没有私心,这才能成就自己。"上善若水",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因而最有修养的人不致招来怨恨。"知  相似文献   
28.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论是站在现代哲学美学反形上学立场上的,反对把心和物作实体化处理,主观和客观的界定也是相对的,美的真实意蕴是化掉主观和客观而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重点在"统一"(同一)上。黄应全得出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是主观论的结论,其原因是他的思维方法是旧本体论的,他对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命题的分析也是静观的,不是动态的。他推理所涉及的"心灵"和"形象"都不是朱光潜的原意,他的实体化思维使得他非此即彼地把美同美感割裂开来,这是他的错误结论的病根。  相似文献   
29.
30.
正2011年,上海市崇明县社区学院开发了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海农文化》课程。该课程以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为大背景,通过对崇明有代表性的若干乡土文化现象的挖掘与整理,突出崇明先辈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引导市民认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程的推广对社区居民了解和传承崇明本土文化、提升社区居民文化素养、扩大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员了解崇明岛的历史和现状,认识海农文化的内涵,激发他们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