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7(1)
对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30~44岁、居住在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工作单位为非国有企业与从事个体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于丈夫、租房的妇女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比例更高。性别人流指数的年代变化与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伴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宽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加强以及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性别选择性人流总体呈现减弱的趋势,但将2017年生育状况调查数据与2001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农村已有两个女孩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反而出现了上升情况,而城市已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中,妇女的性别人流指数和生育子女的出生性别比都出现升高状况,可见"男孩偏好"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32.
许可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
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人工流产>采用女性特殊的立场和体验,以黑人两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为题材,深刻地展现了当今社会对于女性身心的压制、禁锢与摧残和黑人女性女权意识的觉醒,表现出了黑人女性的反叛精神与颠覆性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33.
不少妇女有过人工流产的经历,以至于后来一提起“刮宫”,她们就会想起当时躺在人流手术床上的情景,而那“搅肠揪心”样的痛苦似乎又降临其身。基于此,一些妇女以后一听到刮宫,也不问及究竟是什么样的刮宫,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接受。前不久,50岁的程女士就是这样的。程女士近半年来月经过多,每次经药物治疗后血是停止了, 相似文献
35.
婚前同居遇意外,宫外孕人工流产2016年10月中旬,在荆门市沙洋县购物中心工作的汪倩,经闺蜜李琳介绍,认识了电影放映员周伟。时年28岁的汪倩,有过三年婚史,与前夫育有一子。因婆媳关系不睦,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两人于2016年5月离婚,儿子归男方抚养。 相似文献
36.
杜爱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3):43-43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为减轻人工流产者的痛苦,本院选用米索前列醇、利多卡因联合用于人工流产,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刘学礼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34-36
生育控制是人类对自身的生育从自然选择转向人工选择的开端,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目前生育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避孕、人工流产、绝育,其中涉及的许多伦理问题历来是生命伦理学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