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4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2篇 |
劳动科学 | 10篇 |
民族学 | 41篇 |
人才学 | 37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1053篇 |
理论方法论 | 189篇 |
综合类 | 2179篇 |
社会学 | 190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96篇 |
2013年 | 192篇 |
2012年 | 245篇 |
2011年 | 223篇 |
2010年 | 267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336篇 |
2007年 | 253篇 |
2006年 | 266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227篇 |
2003年 | 210篇 |
2002年 | 154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90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张宇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07-113+154
梁鸿在《四象》中进行了集中美学的突围,彰显出迥异于以往作品的新质,体现了作家在美学上的有意努力和重要突破。梁鸿精心选取了“四象”这一复杂的象征系统,包含了多重象征意蕴。在叙事上,现代主义技巧的融入,使作品充分扩容,具备广阔的美学延展性,大大拓展了现实主义的边界。在主题上,梁鸿深入现代人的心灵结构、人性暗角,以哲学、秩序探讨人类的救赎可能,并以爱作为摆脱群体困境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12.
13.
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兼论生态经济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经济伦理学是试图揭示社会经济与生态自然共同、和谐、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从而建立人类生态经济实践价值理念的实践哲学.经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经济发展必须服从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经济行为是一种基本的生态行为,所以,生态伦理学之所以成立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经济伦理学成立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铁扇公主是《西游记》中一个与众不同的妖精,在她身上折射出更多的人性,还有女性十足的个性,诸如智慧、宽容、奉献,等等。更值得关注的是她的婚姻悲剧,这其中有时代和社会的因素,尤其体现出“自我”的迷失。 相似文献
1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长期以来,马克思被诠释为一个无神论者乃至反宗教的斗士。然而,如果将马克思的思想还原到西方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土壤之中就会发现,他与宗教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通过对当时流行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中玛丽花命运的分析,把宗教的秘密与人性的现实联系起来,致使他的讨论既与宗教关联,又不囿于宗教,而是突破和超越了宗教的视界,同时又达到了新的现实高度。他的思路也与青年黑格尔派站在思辨哲学的立场上所进行的评判形成鲜明的对照,体现了马克思宗教批判和社会分析的客观、真实和深刻。 相似文献
16.
王军伟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6):56-59
hum an ism由两个含义构成,它们是“人性”(“人道”)和“主义”(或“思想”)。萨特和海德格尔就是围绕这个词的这两个含义而分别发表了他们对这个词不同看法的。这些看法的不同也进一步向人们表明:他们虽然同为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们在哲学观上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萨特的哲学依然属于海德格尔竭其毕生精力要克服的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18.
姜国柱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3,(1)
中国哲学注重人生价值。其中主要之论:生命本体论、人性趋善论、道德修养论、处世方法论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协同关系。中国哲学这些独特价值,在21世纪的文明建设中将再作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孙明霞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3):80-82
作为一部反映战争悲剧的影片,《金陵十三钗》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拜托了对战争本身的简单再现,而更多的描述了战争中弱势群体的抗争,集中张扬了人性的光芒带给中国观众的是极具震撼的视觉感受与心灵碰撞。 相似文献
20.
宋宁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6):61-66
集诗人、戏剧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席勒,其思想的整体之真正开端在于他的早期诗歌,尤其是他极具代表性的长诗.由诗歌所开启的席勒之思,首先在于对普遍人性的爱与赞美——普遍的人性体现在同时代的哲学里即是对人的理性的普遍承认;其次是自然在人的反思中的失落与异化;最后是向以美为规定性的自然的回归,人以自然的自由失去的,以自由的自然重新获得.这些诗歌、进而整个的席勒思想因其体现着近代的时代精神,而与同时代的哲学相关联,确切地说,同时代的哲学继承智慧提出的问题,将其规定在自己的体系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