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157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289篇
理论方法论   242篇
综合类   2575篇
社会学   22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叛逆女性的性格悲剧--《雷雨》中繁漪形象的深度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雨》中的繁漪是具有鲜明特色和复杂蕴涵的叛逆女性形象,其鲜明特色在于独特性的雷雨性格,其复杂蕴涵在于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和个体生命力中的创造性力量与破坏性力量的相兼相制,因而深切地显现出人性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2.
爱情是文学最重要的意象与主题之一,也是文学的永恒魅力所在。爱情文学和文学中的爱情描写在本能与人性、人性与神性的交叉地带,真实细腻地呈现了人类可能具有的性与爱以及与之相关的诸多心理、社会元素纠葛冲突的状态,进而思考人类自然层面和精神层面可能具有的关联方式和跃迁潜能,因此,在塑造人性、创造人们对可能生活的想象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当代文学在性爱文本上呈现出三个文本交替出现的历时性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前的性爱/政治文本,性爱成为"革命"的附丽;新时期思想解放后的性爱/道德(伦理)文本,重"情"而轻"欲",以"情"代"性"20世纪90年代后的性爱/自然文本,开始对两性关系作自然人性的探索.这三个文本的交替出现,是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4.
张爱玲是一位既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又能充分运用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对转型时期的都市生活作精细描写的作家,<传奇>中对扭曲变态的家庭关系的描写,对阴暗自私的人性的刻画,以及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的运用,充分展示了她那独特的"现代世界".  相似文献   
105.
人性视角     
人们看问题总有一个视角。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视角就有不同的结论。视角的本质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一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一个社会看问题的视角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眼下媒体经常发表一些体现人性视角的文章,这些文章看起来像小题大做,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06.
黑格尔对康德“定言命令式”的空洞性批判历来极富争议。科斯嘉、施耐德巴哈、赫费认为该批判无效,理由是它所依赖的循环论证批判无效。科斯嘉等人的论断有失偏颇,因为他们并未理解黑格尔提出的循环论证批判是以空洞性批判的另一要素即伦理偶然性批判为前提。此外,虽然“定言命令式”涉及康德的“人性”概念,但是由于“人性”在康德那里只是被“消极地设想”,缺乏历史实践的教化环节,因此在黑格尔看来,康德的“人性”概念仍然不能使“定言命令式”免于一种空洞性。  相似文献   
107.
木巴厘俱乐部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在非洲兴起的一种文化。将伊巴丹木巴厘俱乐部等三家木巴厘俱乐部、《转型》和切姆切米创作中心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来研究,梳理了其创建过程、主要活动和文化精神,根据萨姆理论首次论证了它们不但同属木巴厘俱乐部文化,而且超越了“俱乐部文化”的范畴,开启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反新黑人性文化运动。通过对木巴厘俱乐部文化的准确定位,揭示了为何非洲现代文学中黑人性和新黑人性文学与文学经典渐行渐远,以及反新黑人性文学逐渐被经典化的原因,对于理解现代非洲文化选择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乡土与人性"是现代文学史现实主义写作传统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鲁迅、韩少功两代作家的共同关注点。从韩少功的自我言说中可以找到其与鲁迅先生在文学思想、创作意识上的联结点;以文本中的叙述者"我"为切入点,从人性的扭曲、迷失等方面结合具体文本阐述"人性观"的基本内涵;辨析"我"身份的隐性所指。从而考察韩少功的"人性观"是对鲁迅"人性观"在承继基础上的变异和发展,进而体会两代作家文化心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9.
《金陵十三钗》是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日本兵、中国士兵、神父、中国女学生和一群妓女这些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了人性的丰富与多样。作者更是执着于探寻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尤其是十三钗在灾难面前、危机关头舍身赴难的动人行为,传达出了一种人情、人性上的感悟与思考,与日本兵身上人性的泯灭和残忍,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让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的的审视、剖析和反省。  相似文献   
110.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 ,具体体现为三个层次的统一 :自由是人类存在的理想状态 ;自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本质规定 ;自由是肯定人自身的劳动活动。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为我们把握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