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144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080篇
理论方法论   189篇
综合类   2213篇
社会学   190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个体理性与公共生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家所说的理性,在本质上是个体理性.理性是有关公民个人道德能力的前提假定.在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中,有关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的论证,完全依赖于个人是理性自律的道德主体这一假定.公共理性在本质上是公民个体理性正当运用的结果,并不是在个体理性之外存在着一个公共理性.公共生活的目的不是使公共利益或者公共善实现最大化,而是使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到合理满足.优良的社会生活有赖于每个公民的道德努力.  相似文献   
152.
西方政制设计的若干基本预设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世华 《学术界》2008,(1):49-61
西方政制设计是以若干基本预设为前提的,主要包括人性趋恶、权力膨胀、理性短缺、国家邪恶等.正是基于这些并非乐观的思想理念,西方政制设计构建了权力制衡、代议民主、宪政、政治竞争的制度框架,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理想化的政制设计陷阱.这对研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政治学发展无疑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3.
企业演化研究:从"生命物性"到"生命人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的企业演化研究主要从"生命物性"的视角,将企业视为完全的自然生命系统,纯粹用生命系统及其进化的原理与规律来分析企业成长的演化机制与规律,忽视了企业的人文生命性质(即"生命人性"),因而无法解开企业成长之谜.文章指出,企业演化研究应当基于企业的人文生命性质(即"生命人性").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视角,以企业文化的传衍与变革为逻辑主线,来考察企业的成长演化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成长演化给出更符合企业实际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4.
文章从人性视角出发,指明了法治可欲的四种路向:在需要层面,需要的互异冲突使法律可欲;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和社会信用的缺场,使法律获得历史出场;在道德的软约束面前,法律成为最佳选择;超越人治,法治可欲.法治可欲的同时又具有限度,这是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的矛盾,理性需要和非理性需要的矛盾,是人性自身矛盾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5.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构建面临的时代问题与可能回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第一次会议在桂林召开后,200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深圳大学在深圳共同召开了中西马哲学专家论坛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对话、融通与当代中国的哲学新开展。我们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新时期哲学研究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中西马哲学开展成功对话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最广阔的胸怀和包容能力,它善于通过批判的方法,吸收借鉴全人类的思想精华,使自己得到丰富和发展;它从不唯我独尊,而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有的思想品格和历史使命决定新世纪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融通的发展态势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会后,我们根据会议发言,组织了这组文章。在本组文章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谢地坤研究员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以及西方哲学研究所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生命力和发展机遇仍然在于正确认识和解答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中提出未来发展的合理构想,为当今中国人提供正确的理性思维、价值理想和人生境界,发挥其指导、规范...  相似文献   
156.
刘立娥 《中州学刊》2008,(2):160-162
中西方价值观取向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明显地显现出来.双方价值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西方相异的人性观、对"做人与做事"原则的两种取向以及对"时间观念"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57.
苏轼"自我超越"人文精神生成的多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是全才式的大家,有着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苏斌的一生是超越自我、超越困苦、追求人性提升的一生.深入剖析苏轼的艺术作品和人生态度,我们会发现他思想中不断发散的人文精神光芒,他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质疑、求索和试图超越这一过程的自觉意识恰恰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也是他人文精神的内核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8.
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坛深耕传统,辛勤耕耘近60载,李风杉潜心致力于探索写意人物画的精髓,师承蒋兆和、周思聪的笔墨精神,以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雄健的笔墨语言,着力表现人道主义情怀这一永恒主题,并以其奔放而不失严谨,秀润而不失厚重的艺术风格以及蕴藏其间的人文关怀,显示出恢弘大气、雄劲刚健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奠定了其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坛上的江湖地位.  相似文献   
159.
人性论乃中国哲学极重要之理论,而自孟子以来,人性论虽屡有发展,至于宋代理学而呈"完成"之势。王立新新著《从胡文定到王船山——理学在湖南地区的奠立和开展》,则虽以为胡五峰论述最精湛,但同时认为理学关于人性论,还有缺陷,直至船山,中国人性论方才完成"无缺无漏"的完满理论形式。新儒家宗师牟宗三倡导要使儒学成为生命的学问,然其理论本身,依然表现着儒学与生命"有隔"的情状,王立新该著作,则可为真正打通儒学与生命和现代生活世界之"隔",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0.
先秦诸子学说中,墨子学说是与儒家学说并立而行的两大时代显学.我们今天仍不断地从墨子的思想中发现东方古老的和平智慧.墨子的和平思想与他的人性理论密切相关.墨子用人性恶解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的必然性,而将人性善看作是和平的伦理学基础.人的善良本性唤起人的良知良能,使得人们之间“兼相爱,交相利”,遵行和平共处、友爱共利的行为规范,在一个国家内部建立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在国与国之间建立一种尊重和互利的关系,实现永久和平.可见,墨子是从“所染”、“兼爱”、“非攻”、“天志”等篇所阐述的道德哲学角度,演绎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的国际交往伦理规范,与康德所奠定的国与国之间实现永久和平的法治规范相映生辉,同为人类实现永久和平理想的普遍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