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9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230篇
理论方法论   217篇
综合类   2648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严歌苓惯于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讲述故事,但《第九个寡妇》却是一部充满鲜活生活气息的暖色调的小说。作者写出了在人性透视下的中国乡间仁义、保守的文化心理特征,同时对充满魅惑力量的雌性尽情讴歌与赞颂。  相似文献   
102.
由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差异,按自然班组织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相悖,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和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给予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3.
杨宁 《江汉论坛》2022,(7):60-66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往往被学界归结为受西方美学思想及学科体系影响的结果。这虽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却忽略了中国美学思想层面的转型诉求。事实上,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应包含学科和思想两个层面:中国现代美学的学科体系是在引进西方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思想体系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有其一以贯之的内在线索。以往学界较为关注学科层面的“引进移植”问题,而忽视了思想层面的“继承转型”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美学研究过于局限于学科框架内,忽略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基础。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本质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规模探索人性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戴震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通过对个体情感欲望和认知能力的肯定,建构了以“人”为核心的本体论,提升个体的主体地位,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4.
民族教育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和发展民族教育 ,除了巩固边防 ,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促进国家强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等之外 ,也是少数民族成员的生存、发展、人性和人权所必需  相似文献   
105.
笔者于本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利益人”的新人性理论和相应的新管理理论U理论,在1997年年底被运用于省高新技术企业某集团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笔者直接参与了该集团公司的高级决策层和高级经营管理层并任人力资源与人事主管,与公司高级经营管理干部一道,运用“利益人”的人性理论和u理论对企业的经济体制、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等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造和改革。这两个理论的运用对企业运行机制施加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一、调整了企业员工的利益关系;二、建立了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利益保证机制;三、建立了有效的企业利益分配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回首中国20年的经济改革,认为改革速度较慢的原因之一是人性与经济道德在认识上和行为中的模糊性所致。作者在定义了人性、道德、灵魂等一些基本概念之后,针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两种选择(价格、所有制)的归宿进行评述,从而找出速度较慢的一方面原因。文中对儒家道德进行了说理的评说,意在对经济学哲学研究起到向前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幸福观危机:幸福理想缺位、失范,幸福情感困惑、麻木,幸福人格与生活方式分裂、扭曲等。这一危机既是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表现,也与高校德育中幸福观培养边缘化密切相关。我们要以人性关怀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幸福观培养,构建有助于正确幸福观形成的教育机制与社会环境,从而使高校德育充满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8.
王慧 《北方论丛》2016,(4):43-48
法国当代著名后现代理论家朱莉娅·克里斯特瓦的宗教观以后现代思潮为背景,借鉴精神分析、宗教史等研究成果,提倡塑造普通母亲般的圣母形象、双性同体的上帝形象,走向多元包容的基督教应该成为治愈当代人心灵创伤的良药.她的宗教观不仅丰富其理论体系,还使基督教走下了神坛,从而为当代基督教研究乃至跨学科文艺思潮增添克里斯特瓦开放多元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09.
人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所形成的人的本质属性。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以价值的形式存在于人类要以及对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提供了制度保障,"以人为本"是其极终价值目标。建设一个和谐的"人性化"社会,就必须在立法、执法等社会生活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探讨"以人为本"的意蕴,有助于法制的改革和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