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23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4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231篇
理论方法论   217篇
综合类   2649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威廉·戈尔丁笔下的《蝇王》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主人公之间如何从开始建立一个文明组织到最后变得一片混乱的故事。在小说中,作者展示人类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个性,一个是文明的、另一个是野蛮的。威廉·戈尔丁在《蝇王》中利用背景、人物个性、和象征,详细地给读者描述了这些双面人。威廉·戈尔丁用《蝇王》告诉读者最危险的敌人是藏匿在每个人心中的邪恶,人们必须正视人性中的恶,不可忽视它。  相似文献   
72.
"心性"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命题,也是伊斯兰哲学关注的问题。明清时期,回儒学者积极会通中国传统哲学和伊斯兰文化,诠释、建构了一套颇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心性论,详细论述了人性、人心及其关系。身处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明清回儒,关于心性的阐释不仅丰富了儒学心性论的维度,也丰富了伊斯兰哲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73.
以"至情"为主旨的穿越故事不断发展,因其时空矛盾产生的特定戏剧性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文学作品中以"至情"为主题的穿越故事的矛盾冲突不断演变,从近世一直延续到当下流行的小说和电视剧中。这些穿越题材的故事对于"至情"这一主题强调越来越深,对于人性的挖掘也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74.
尊严沉重     
刘笑虹 《领导文萃》2012,(9):109-111
一直知道朋友家有只非常通人性的老花狗,性格温顺,眼露灵犀。很长时间没去他家,再去时发现花狗不见了。问朋友,他郁郁地答:走了。走了?啥意思,是跑了还是死了?它没死,只是太老了,有一天自己走出家门,就再也没回来。显然它还活在这位朋友心里。  相似文献   
75.
电影《一个勺子》是由陈建斌导演、编剧、主演的喜剧电影。电影以傻子"勺子"为视角,讲述了西北农民拉条子捡到勺子、丢掉勺子、暂留勺子、帮助勺子、寻找勺子、自己变成勺子的故事。故事虽然荒诞、幽默,却在勺子的真善中挖掘出现时代人性的弱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多地在追逐自己的利益,缺少关爱、缺少道德、缺少人性的大善。因此电影以人性中真善的相互转化和人性中善、恶的二元对立来揭示人性的真伪。  相似文献   
76.
正我有个朋友,他是个小时候不哭、长大后连苦都不会说的人。他很优秀、很有责任感、很会逗人笑,我见他时总是欢乐的。如果你心情不好,他就变得很别扭了,不知如何跟你说话,因为他不擅长面对别人的坏情绪。坚强、勇敢、快乐、乐观……这些都是很美好的特质,我很喜欢,也认同应该学习培养这些正面的品质;但是,学习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哀伤、愤怒、沮丧、悲观……接受这些负面情绪也是人性的一  相似文献   
77.
阿维斯汗·努尔霍加是从事小说创作的哈萨克族女作家之一,以写生活、反映人生见长。其短篇小说集《遥远的地平线》中的作品多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入手,通过一个个纯朴善良的普通人形象的塑造,发掘了生活中的美,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优秀的品质。  相似文献   
78.
人的行为总是合目的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它决定了人的行为终极目标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的有机统一。但是,人的行为终极目标人性呈现出四大人性原则。坚持人的行为终极目标的四大人性原则,人的行为终极目标人性就会充分实现,人的行为终极目标一定变成现实。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9.
正一个朋友常常在谈起他的妻子时,一副很不满的表情,觉得对方太娇气、太刁蛮、太挑剔,"她这个人就是很麻烦",他常这么说。初时,我以为他的妻子确实如他所说,是个很"麻烦"的人,可是待见到之后,却觉得她还是挺随和简朴的,因而猜想会不会她在外人面前就显得很好,而关上门,就呈现另一番面貌呢?或者是不同的人,就会选择看到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呢?有一天,我和丈夫谈起那对夫妇,说怎么我看他的妻子蛮好相处,却被他说得那么难缠。老公说,人都是多面性的,她和你们  相似文献   
80.
爱情的底牌     
正考验爱情的惟一底牌,不是情有多深,而是人性那张底牌。第一个故事是多年的恩爱夫妻,老公遭遇车祸,瘫痪不治,巨额医疗费面前,恩爱妻子拔去了氧气。老公不想死,一直哭,用眼神向老婆求救。后来,明白老婆已然放弃自己,遂咬舌自尽。第二个故事说的也是结婚多年的女人,老公触电而亡,获得大笔赔偿,当时要死要活地要追随亡人而去。可老公去世不到3个月,这女人竟迫不及待地攥着大把钞票,同网上热恋的男人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