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164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090篇
理论方法论   196篇
综合类   2315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生死是人性的试金石,在涉及生死问题时,大仁大义、苟且偷生等众生相便很快凸显出来,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可夫的《烈日灼人》与中国导演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便将人性的善或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两部影片在主题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即它们都表现了政治大背景下的个人命运的选择、爱情的脆弱以及人性的复杂。因此,将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来研究政治环境中的爱情和人性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2.
历来每一代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治国理政。治理好一个国家比建立一个国家的困难要大的多,因为治理国家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究竟采取什么方法来治理一个国家?古往今来,无数的贤能志仕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中,依法治国的方略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策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3.
聚焦于民之心性,“因民之心性而化导”,是《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根据现实需要融合百家之长,从对人性的重新阐释出发,影成的独特的“神化”文化思想,是特定历史背景和政治现实下,淮南王的思想反映,是道家思想在特定时代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从“无为”到积极“有为”的内在历史变迁.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4.
孟子认为廉是仁义道德这一行为标准在获取钱财方面的具体化。而仁义道德是人的本性,所以廉洁为人性所内涵。但人又同时存有兽性即自然属性,表现为人的自然欲望,如果没有道德的调节人的自然欲望必然会导致贪婪甚至不择手段,结果是兽性战胜人性,廉洁将不复存在。所以,保有人性才能保持廉洁。因此,廉洁在于向人的内心探求。廉洁是孟子的人性的坚守,是人的尊严所在。  相似文献   
135.
冯永刚 《南京社会科学》2012,(5):129-134,140
制度、道德与人性密切相关.对人性之善恶的预设既是道德教育不可规避的核心命题,也是制度安排必须回答的前沿问题.制度安排中包摄的行为规则、人伦规范和道德诉求,对人性的塑造和改造之效不可低估.制度安排影响着人们对道德教育中所含规范的认同程度,关涉到道德教育所处社会环境的优化状况,决定着道德教育所需成本的高低.要促进个体道德完善,提升社会道德水准,调动个体的道德自觉固然重要,得当的制度安排亦不可缺.  相似文献   
136.
儒学史上人性思想为善、为恶、有善有恶,性即理等人性思想的来源往往倾向于天赋论、先验论等。先哲们对人性论思想的提出多倾向于独断论式的结论,对人性思想缘何为善、为恶以及性善情恶等,其论证要么“不明”、要么“不备”。王船山关于人性为善的思想论证既“明”又“备”: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考察了人性何以为善,认为气质之偏之人人性亦可为善,并说明善乃“人之独”。船山关于人性为善思想的人文价值在于:其一,从船山沿袭儒家传统人性思想说明船山思想在本质上仍属宋明理学范畴,并非如其他学者所说的船山是启蒙思想家的说法;其二,船山关于人性为善思想的论证说明,同时也为他关于道德意识起源的学说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7.
建构人性小庙或展示美好的人性,是现代苗族作家沈从文为自己所设定的文学目标。而在沈从文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或人性美不仅具有独特的内涵,而且广泛在性爱与人性、道德与人性、社会与人性等多重层面上得到展开,具有多方面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8.
论法治与人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之上的 ,法律是针对恶制定的。市场经济特殊的运行规则导致人性趋“恶” ,这使得现代社会法治成为必须。人对自身认识的理性化 ,使得法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9.
杨建华 《社会科学》2002,1(9):35-38
我国传统理想人格追求人格的“完美” ,结果却违背初衷 ,葬送了国民的“精神家园”。本文提出完整人格 ,以人格的“完整”来归还本属于个人的人格完整性和生活的真实性 ,引领人们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 ;并主张完善人格 ,从完整人格升华到现代意义上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40.
宋惠莲和庞春梅是《金瓶梅》中的悲剧人物。多数论者将其悲剧归结为正统思想与恣情纵欲的结果,并从道德评判上予以否定。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二者本真而复杂的性格,从社会思潮、时代风习、生存环境等方面探究其性格及悲剧之因,肯定她们的抗争与追求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