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148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韦伯以世界去魅作为人文科学的基本处境,使得科学活动既要面对科学合法性和真理性问题,又要面对人格自由和价值自由问题。韦伯人文科学学说可分为四个步骤来理解:基于先验前提确立文化现象,基于文化意义和科学兴趣确立研究对象和理想类型,基于范畴整理事实确立科学性,基于价值中立和责任伦理为科学结论的适用立法。对韦伯而言,前两步骤奠定人文科学的"人文性",第三步实现其"科学性",最后一步则保证"科学结论"适用的妥当性。  相似文献   
172.
正2013年6月,中韩两国领导人就加强中韩两国的"人文纽带"达成重要共识,并同意成立"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以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两国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此为契机,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于2013年12月10日至11日在韩国首尔联合举办了第七届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人文科学与社会发展"。来自中韩两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就人文、经济社会领域所涉及的前沿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多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秘书长朴永根出席并主持论坛。  相似文献   
173.
冯望岳 《云梦学刊》2005,26(6):14-16
现代大学构建研究性教学范式有两大基本问题:(一)人文科学专业学术研究基本规范;(二)人文科学专业论文写作知识。这是使学生知行统一、知识传承与知识创新结合,自觉、理智、创造性地完成大学阶段学业,并考研深造和创业发展的阶梯与桥梁。同时也是培育一代学术新人、树立学术新风的有效举措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4.
解释学与认识论--一种历史眼光的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统区分,澄清解释学与认识论之间的那种不即不离、若即若离的关系,强调这种关系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合理性.在今天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存在着通过解释学进行融合的大的背景下,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的联系,也要看到它们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不加区别地用解释学代替认识论,或把解释学等同于认识论.  相似文献   
175.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人类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系统整体观、人文价值观、社会实践观、文化创新观。运用人文科学的思想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系统科学观,在人文科学的建设中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对于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其在人类文明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6.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起创设“现当代诗学研究”专栏,迄今,已为该栏撰写并在本刊刊发了论文的作者有大陆及海外(包括港台地区,英、美、日、新加坡等国)作者100多位。该栏目已推出的研究专题有30多个,共发论文160余篇。  相似文献   
177.
本文分析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简述了工科院校素质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8.
狄尔泰为使人文科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而将之区别于自然科学,并在后期思想中努力通过生命解释学为其普遍有效性知识提供哲学依据,然而历史意识的贯彻却要求理解活动高度重视人文科学的生命倾向。深入理解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中的这种二难困境,有助于全面把握其解释学理论和深入理解解释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9.
佳木斯大学地处美丽富饶的三江平原腹地,坐落在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的北国边城佳木斯市,创建于1947年。学校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人文科学与其它门类科学相交融、坚持传承与创新统一,形成了学科综合性、人才复合性、服务区域性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80.
当今国内外文化和学术世界问题繁杂,但根本问题在于:学术功利和学术真理之间的根本对立.学术功利主义今日已成为全球商业化时代之结构性必然.本身受到传统思想拖累的人类人文科学及其伦理学,难以朝向学术思想真理之探索.在此情况下,中华孔孟伦理学,也就是仁学,由于其强调"为真理而真理"("朝闻道")的历史"诚学"精神,而可能被应用于未来人类人文科学和伦理学的革新实践,从而在全球人文科学商业市场化趋向中,引生一种仁学的、非功利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学理探讨之转向.为此必须克服中外两种时代思想倾向之局限:泛汉学主义(经验主义)之"中学"和后现代主义(非理性主义)之"西学".此二者各以不同的方式均朝向反学术理论化的思考方向.作为封建制度历史产物之"儒学"和作为永恒伦理思想之"仁学",必须加以区隔.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特有的伦理学思想--仁学,将可能成为未来国内外人文科学革新实践之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