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管理学   637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88篇
人才学   262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2113篇
理论方法论   419篇
综合类   4922篇
社会学   668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696篇
  2013年   563篇
  2012年   732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782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陆雪梅  秦洁 《理论界》2004,(1):141-141
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责任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扩展到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缺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师,是难以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的。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首先要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品位、学术氛围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教师大多数人比较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专业基础理论较扎实,专业水平较高,但他们在对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选择上有所偏向,以至于存在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952.
试论语用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用逻辑(IllocutinaryLogic)已渐渐从一般语用学和逻辑语用学中独立出来的情况下,有必要提出一种对应于西方传统逻辑之本质定义(或属加种差)的另一种定义类型———语用定义。之所以这样做,就在于我们可以用它来涵盖业已提出的“语境定义”、“说服定义”、“显示性定义”等具体的语用定义类型,同时它还可以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语用定义的其他种类型,提供更大的定义理论空间。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语用定义与本质定义的区别,并认为把握这样的区别,不仅有助于我们建构关于汉字符号的语用逻辑,而且还可能为我们建立中国当代人文思维逻辑与方法提供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953.
作者从民族学资源污染现象谈到民族人文资源危机,进而在无文字基诺族人文遗产的救护中创用了濒危人文微观法,并举例论证了异于文明时代喜庆型诞礼的神秘型诞礼的存在。基诺族原生神秘型诞礼具有鲜明的人文个性,也是对人类文明共性的一种丰富。  相似文献   
954.
创新与典范--论宋明学术之所以"造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文 《中州学刊》2004,(4):140-145
中国学术发展到宋明而达高峰,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学术创新,创新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学术精神和特性.理学学术的转生担当了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学术整合方法的落实,使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获得新的生命智慧.宋学义理解释学的开创,取代了汉学,使中国解释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其学术典范的确立,标志着学术由特殊走向普遍,而形成社会的学术思潮.在"体用一源"、"理一分殊"的准则下,本体与工夫、哲学形上学与百姓日用之学、内圣与外王的价值"直通",而毋需价值"曲成".学术的规范性,是古代从事学术活动的一种公共道德;宋明学术的人文理性的关怀,凸显了对于价值理想和终极关切的理性解释和把握.  相似文献   
955.
云南省提出并大力推进的"三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的、德性的、价值的教育,与知识性科学教育有本质的不同,二者应该携手并进,相互融合,让我们的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三生教育"的全面实施也将有可能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性之教育智慧与教育模式而贡献给全人类,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增进全人类的福祉。  相似文献   
956.
论儒教的宗教性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价值是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虚拟。它已经度越了逻辑和理性的界限,虚拟了在现实不可能存在而具有逻辑可能性的东西,甚至虚拟了在逻辑上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宗教的旨趣就在于终极解脱、灵魂救济和安身立命,实际上是对于没有上帝的上帝、没有天国的天国的信仰。在中华文化中,对天命宗教信仰从夏、商、周三代到近现代历经了三次起落,每一次起落都与时代诉求与违背时代精神相联系。为了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儒教需要改革,完善其自身的五个方面缺失。因为这些缺失,削弱了中华民族各民族以至世界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儒教的宗教性是以人文、人性、人本、人道为终极关怀的人文宗教,是兼容诸教的普适化的中华文化体系,是人的终极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57.
赵书 《北京社会科学》2002,(4):72-75,132
民俗,是指人们的风俗习惯,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是研究北京历史不可缺少的内容.健康向上的民俗,对于凝聚民族的力量,激发昂扬的斗志,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民俗是塑造民族形象的文明标志,是展现古都风貌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加强北京民俗史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和北京市民形象建设有机结合,使城市充满人文关怀的时代气息,应成为推进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58.
本文希望通过对两篇相关文章提供的数字的综合整理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奖项设立的情况,揭示在美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中走在前列的主导研究机构,分析与获奖著作相关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59.
上海公墓业发展的新目标——人文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生态:上海公墓业发展目标 公墓的人文生态建设首先要进行公墓功能的重新定位.按传统的观点,公墓是安葬遗体或遗骨的地方."死有所葬"是基本人权之一.建设公墓以确保公众死后有安葬的地方,这对确保"死有所葬"的人权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层面上,中国已经完成了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960.
阿马蒂亚.森,印度人,在西方和印度早负盛名,但是中国人———首先是学术界———熟悉他,当在他荣获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他的著作被陆续介绍到中国来,接二连三,看来有一些热。热是好事,好在他似乎比别的经济学家更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发。不过,已经迻译的作品多与经济学专业有关,且往往横跨多种领域,如经济、政治、数学、哲学、伦理、社会学等,外行如我者,总不免望而生畏,因为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毕竟难窥门径。现在好了,我们有了一本不那么专业的著作翻译出来,凡是对文化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拿来读。它就是眼前这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