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6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415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687篇
人才学   98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921篇
理论方法论   416篇
综合类   3749篇
社会学   370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创建和谐的高校图书馆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提出在新时期创建和谐高校图书馆文化是高校图书馆良性发展的道路,并就馆舍建筑、信息资源、读者服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2.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华 《兰州学刊》2006,(7):200-20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有指向的社会文化活动,突出地受到教育者思想观念的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必须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学生主体和服务学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83.
当前,我国的教育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为主要内容的,尚未有明确的群育。严格来说,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没有群育,而是没有系统而独立的群育,群育多被纳入德育的范畴,因而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社会、教育以及人本身的发展,体系分明而独立的群育日益成为必要,因为群育的内容、地位和作用等是其他几种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相似文献   
84.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被研究者认为是乔伊斯的精神自传,从宗教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人物斯蒂芬.迪达勒斯从宗教到艺术之路的历程以及阿奎那哲学美学思想对他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的影响,表现出乔伊斯对宗教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强烈的批判意识,是西方现代艺术家对单向度的人的否定和超越。  相似文献   
85.
科学的产生和进化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近代自然科学以哥白尼为标志,经过开普勒、伽利略,到牛顿发展到顶峰。就其本质来说,近代自然科学家的形而上学信念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科学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数学和宗教一直是其中主要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86.
赵士春是明末清初苏州地区的知名文人,随着赵士春《保闲堂集》多个版本的发现,其崇道的生活经历得以完整展现,修改了此前学界对其居士文人身份的判断,为了解清初文人的道教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细节化资料。清初文人的宗教选择常常被纳入明清鼎革的叙事中,但赵士春的道教倾向与其宦游的经历、明末江南的鸾社风气,以及交游圈的文人宗教环境关系密切,并不完全是政治变迁的产物。虽然晚明以来道教与特定文人社群的关系已成为明清道教史研究关心所在,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乩坛和家族信仰,从生活史角度展开的论述较少,赵士春的日常道教实践为清初江南文人的宗教生活提供了一较为详实的个案,对了解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文人道教环境和道教思想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7.
文章立足于文学与宗教的一般联系,探讨了“五四”时期我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宗教在文学领域所留下的斑驳而又清晰可辨的投影。宗教文化参与了这一代作家的文化———心理建构,影响到他们精神个性的形成,并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文学观、创作观及其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88.
云南回族家庭教育的传统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回族先民们信奉的宗教,它先于回族的形成而存在和传播的状况,造成了伊斯兰文化与回族特性的亲和,形成了回族全民信教的现象。传统回族家庭教育的伊斯兰文化主流,既是这种亲和关系的结果,又是加剧亲和状态的原因。伴随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培育宗教人格为主要目标的回族传统家庭教育,与现代文明的要求拉开了距离,步入了教育的误区。倡导“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重的家庭教育的双重目标观,既基于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又着眼于回族长远的发展,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单一目标模式向双重目标模式转变,是回族家庭教育的基本走向。实现这一转变,既依赖于现代社会对宗教社会的认知、理解和宽容,又寄望于宗教社会对现代社会的接纳和宗教自身的调整与更新  相似文献   
89.
契丹“再生仪”中所立之三歧木,乃是女阴的象征。“再生仪”是生殖崇拜、女神崇拜等原始崇拜仪式,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再生仪”所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欲战胜死亡的威胁,求得永生、幸福的一种宗教心理。在契丹故地辽上京临潢府一带,至今仍有“再生”习俗存在。  相似文献   
90.
高金华 《决策探索》2003,(11):37-3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随着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的发展,各种决策方法和决策技术层出不穷,党政领导干部广泛涉猎这些方法和技术,有利于增强决策能力和提高决策水平.然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忽视最根本的决策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