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67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2068篇
劳动科学   109篇
民族学   197篇
人才学   296篇
人口学   127篇
丛书文集   4023篇
理论方法论   789篇
综合类   6946篇
社会学   1163篇
统计学   306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557篇
  2014年   1259篇
  2013年   987篇
  2012年   1043篇
  2011年   1253篇
  2010年   1037篇
  2009年   964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731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700篇
  2003年   538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孟子美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人格美学精神,他不仅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做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而且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并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一高扬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人本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92.
郭小川,我国现代著名诗人,1976年因病去世,至今28年了。但是,在他夫人杜惠与儿女们的心中,郭小川仍然活着———有棱有角,才华横溢,激昂慷慨,神采飞扬。他不仅是一位受人景仰的革命诗人,而且是一位重情重义、操守高尚、善良而敦厚的好丈夫、好父亲。杜惠与郭小川是一对恩爱夫妻  相似文献   
93.
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 ,而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人格的人。同时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已成为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4.
汉初的时代转型,有着如下特质:在社会经济状况方面,经历了从“休养生息”到“争于奢侈”的过程;在政治局势上,由“诸侯割据”演化为“强干弱枝”政策的全面推行;在思想与学术方面,“黄老擅权”的状况转变为“儒术独尊”之势。《淮南子》之所以未受当政者的推崇,主要原因即在于未能合乎时代转型之需。  相似文献   
95.
观点传真     
《四川省情》2006,(8):2-2
发改委决策职能增强,自身定位模糊;五大因素导致上半年信贷增长过快;热门专业学高费加剧了教育不公;治理产能过剩的药方;中国丁字型社会结构转型需要40年;需求并非我国房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过热;收入分配改革重点在“护中”。  相似文献   
96.
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的美学命题由来已久。在古代,“如其人”的人,一般理解为人格、人品,有时还更将这一命题倒过来,即人格决定其风格,人品决定其艺品。“书如其人”说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西汉扬雄的《法言·问神》: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传千里之态态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扬雄率先提出了“书,心画也”的著名论断。扬氏所论之“书”,虽然未必专指书法,但第一次论及书法与书作者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以及书法艺术表情达性的特质。这些有关书法理论根本论题的论述,对后世的书法理论及创作有着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因此历来被看着是“书如其人”渊源。扬雄之后,“书如其人”说逐渐得以深化,成为中国书法批评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97.
建筑业正面临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技术创新缺乏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双碳”目标对建筑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造的构想、发展和塑造是建筑业践行绿色低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绿色建造经历了萌芽、发现、重视和塑造的政策变迁阶段。绿色建造的逻辑观念由注重经济增长转向生态保护,选择偏好由建造成果转向低碳建造,技术手段由传统粗放转向信息创新。通过塑造“双碳”目标下绿色建造的“政策变迁—复合层次—集成路径”逻辑框架,转型升级绿色建造的特征属性、“4R”原则和目标维度,重塑新时代绿色建造的理念及其实践方案,为高效发展绿色建造低碳理念和协同绿色建造全产业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
建筑业正面临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技术创新缺乏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双碳”目标对建筑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造的构想、发展和塑造是建筑业践行绿色低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绿色建造经历了萌芽、发现、重视和塑造的政策变迁阶段。绿色建造的逻辑观念由注重经济增长转向生态保护,选择偏好由建造成果转向低碳建造,技术手段由传统粗放转向信息创新。通过塑造“双碳”目标下绿色建造的“政策变迁—复合层次—集成路径”逻辑框架,转型升级绿色建造的特征属性、“4R”原则和目标维度,重塑新时代绿色建造的理念及其实践方案,为高效发展绿色建造低碳理念和协同绿色建造全产业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
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基层社区治理成为治理的重心,而社区居委会作为联结政府与居民的纽带和桥梁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发挥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引领、服务和纽带功能,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放权赋能,更需要支持性、平台型组织赋予基层社区居委会现代的社会自治能力。调研中发现,由社区居委会派生的X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实践呈现了居委会治理转型的路径探索,体现出政府部门和社会专业力量的双重赋能。一方面政府部门给予其行政合法性、项目扶持与资金支持、标准化建设以及身份话语权的支持;另一方面外部的支持型社会组织提供专业能力的培育和资源链接,而其自身在地化的本土性社会资本形成天然的禀赋。社区居委会在治理转型中应当立足于搭建社区居民的再组织化和信息服务平台,联结社区治理场域的多元主体,合理利用“行政性”资源和“社会性”力量,发挥其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未来中国如何更好发展“大城市”为主题,探讨新时期构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作用。首先,本文从都市圈视角回答大城市规模扩张的原因及其潜在边界。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影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进一步强化“中心—外围”的城市体系与都市圈一体化的发展。都市圈的一体化会带来服务业型消费岗位向中心城市和中心城市中心城区集中,人流也将呈现出“向心”特征。综合来看,信息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加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本文认为政策上应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发挥都市圈和城市群引领现代化增长的功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