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在农业方面,毛泽东义无反顾地率领全国五亿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干社会主义事业、奔共产主义前程.按照这一理念,他一贯倡导的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公、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总之是提倡一个"公"字,反对一个"私"字.依这种理念和精神的逻辑推理,干部、社员隐瞒粮食产量并且"私分",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然而,耐人寻味并出人意料的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从总体上看,毛泽东对隐瞒粮食产量的做法采取的并不是反对和批判的态度,而相反地是同情、赞赏甚至鼓励、提倡.  相似文献   
12.
杨中旭 《决策探索》2009,(19):72-73
新中国的土改运动,令中国农民较为均衡地拥有土地所带来的财富,生产力也因此获得极大解放。这种农民对土地产权和收益权的享有状态,一直持续到人民公社化之前  相似文献   
13.
海泉 《老友》2013,(9):62-62
今年3月1日,吉安县凤凰镇村前村圭塘小组热闹非凡,来自镇政府的代表,村委会干部和圭塘村小组100多位村民,在这里为吴大尧老人庆贺百岁生日。老人的儿孙们也为老人举办了隆重的百岁寿宴。寿宴上,吴大尧及其家人向大家讲述了他的长寿经。勤耕苦作爱劳动吴大尧出生于1913年3月,他家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吴大尧从小就在家参加劳动,长大后成了一个种田好手。他一向吃苦耐劳,除了耕种20多亩田地外,还经常给本村和外村人家打工。"人民公社化"时期,生产大队办了集体养猪场,养猪这又脏又累的活儿谁都不  相似文献   
14.
何立波 《老年人》2009,(3):42-43
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成灾。结果从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粮食生产大幅度下降,国家粮食库存急剧减少,粮食局势非常紧张,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花了很大力气,采取了许多措施,方才渡过饥荒。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先后3次关注遵化王国藩合作社,并接见过王国藩。毛泽东把王国藩的“穷棒子社”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从中可以看中国社会主义在农村的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以及股份合作制的雏形。   相似文献   
16.
总结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新中国60年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理论问题,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微观经济理论、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尝试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次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探索,但由于目标虚无、方法欠妥、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没有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的根本问题,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食堂是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在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伴随着"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而骤然兴起的"新生事物",是建国后极"左"路线的产物.它从1958年夏的普遍"大办"到1961年夏的基本解散,历时三个春秋,演绎了由盛到衰的短命历程.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没有理论指导又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立人民公社是我党决定走的一条快步向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起有国际国内两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民公社是毛泽东提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之一,也是导致“三年灾害”的祸根之一。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坚决支持并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上海和华东地区的人民公社化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3年的“大跃进”彻底失败后,人民公社的弊端暴露无遗,但柯庆施仍然极力维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正确总结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的教训制造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