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苏联集体农庄与中国人民公社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集体农庄和中国人民公社是在两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基层组织。它们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建立的 ,都采取了集权制的组织形成 ,其职能也极为相似 ,都通过独特的城乡联系机制为工业化提供了原始积累 ,对两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 ,由于它们深受不同的历史传统影响 ,所以二者在成因、工作效率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二者作一比较 ,从而增强我们对这类组织模式的更深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52.
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2年初"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确立,把农村人民公社划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是在征集所属各农业合作社和社员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使生产经营、收益分配等项权利都由公社支配,严重挫伤了农村基层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破坏作用.人民公社所有制是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和核算单位的农村三级所有制,它名义上保持了生产队所有权的相对完整和独立性,但其政社合一的体制特征为国家全面控制和干预生产队的经营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生产队所有权的残缺是我国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53.
毛泽东对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认为要使农村社会经济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必须将农民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对农业的制度和技术创新.使农业在“工业化道路,工农并举”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新的社会组织,即构建了“工农商学兵”一体化的人民公社,以期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4.
人民公社制度与兵团农垦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公社制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是国家同时代在我国农村和边疆地区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进行的制度创新,二者具有可比较的基础和内容。通过二者的比较旨在吸取人民公社制度解体的经验教训,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借鉴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5.
56.
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的形成一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配制度是人民公社的基本制度之一。以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人民公社分配制度 ,形成于 1 95 8年 9月 ,到 1 960年 4月被基本废止。通过对这一事实的分析叙述 ,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人民公社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7.
毛泽东在50年代后期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础和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倡导建立人民公社。他的初步构想是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经过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实现农业集体化,用集体化促现代化,扩大产业工人队伍,为以后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当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时,毛泽东亲自主持对农村政策作了调整,将人民公社稳定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之上。但是,毛泽东并未因此改变他构想的中国社会主义模式。这一点在他后来提倡办的“五七干校”中有所体现。无论人民公社还是“五七干校”,都包含着毛泽东构想社会主义模式思路的五个方面的内容:(1)实行“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2)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副渔结合;(3)全民武装,全民皆兵;(4)政社合一;(5)向全包下来的福利制度努力  相似文献   
58.
以集体主义摧毁集体:小岗村悖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小岗村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层挖掘,认为彼时小岗村和中国其他许多地方一样,宗族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式微;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对于农业生产组织的改造脱离现实,未获农民真正认同;令人感动的牺牲精神并不能简单认定是集体主义凝聚力的表现,更可能只是农民为了生存而作出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因而所谓“小岗村悖论”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59.
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的现代变迁存在着两种可能的变迁路径,即外生性变迁路径与内生性变迁路径.在外生性变迁与内生性变迁的双重路径的作用下,推动了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的现代变迁.外生性变迁与内生性变迁的有机结合应当成为实现传统村落家族文化现代变迁的最优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0.
三年“大跃进”运动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中农村是重灾区。,面对困难形势,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向群众寻求真理”,从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常委纷纷下到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在同农民群众的密切接触中,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根据中央常委们的调查结果,中共中央对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公共食堂和供给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