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734篇 |
免费 | 1347篇 |
国内免费 | 37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605篇 |
劳动科学 | 389篇 |
民族学 | 1206篇 |
人才学 | 1336篇 |
人口学 | 324篇 |
丛书文集 | 18165篇 |
理论方法论 | 3425篇 |
综合类 | 35604篇 |
社会学 | 5413篇 |
统计学 | 9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1篇 |
2023年 | 1145篇 |
2022年 | 1204篇 |
2021年 | 1387篇 |
2020年 | 1331篇 |
2019年 | 1090篇 |
2018年 | 550篇 |
2017年 | 887篇 |
2016年 | 1020篇 |
2015年 | 1876篇 |
2014年 | 4279篇 |
2013年 | 3697篇 |
2012年 | 4136篇 |
2011年 | 5787篇 |
2010年 | 5297篇 |
2009年 | 5207篇 |
2008年 | 6348篇 |
2007年 | 4887篇 |
2006年 | 4158篇 |
2005年 | 3708篇 |
2004年 | 3040篇 |
2003年 | 2699篇 |
2002年 | 2420篇 |
2001年 | 2129篇 |
2000年 | 1392篇 |
1999年 | 775篇 |
1998年 | 426篇 |
1997年 | 364篇 |
1996年 | 286篇 |
1995年 | 188篇 |
1994年 | 138篇 |
1993年 | 108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3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胡适词史观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惠国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34-38
胡适词史观的基础有两个 :一是文学进化论 ;一是文学形式起于民间 ,死于文人的循环论。其词史观在宏观上基本符合实际。解放后的词学研究仍能感受到胡适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关于我的《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方竞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4-18
本文对作者写出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一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研究方法做了概要的说明,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邓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4):459-460
文献载体的演变 ,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下文献载体的变化 ,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载体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并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文章对于古希腊以来的文学教育的作用和效应,以及后来西方文学教育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分析,以期对我国目前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中"文学教育"的衰颓有所反思,并对我国各大学目前进行的通识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95.
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桥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138-142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转变思想观念,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社会主义建设好生态文明的信心和决心,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理论支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建设和谐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96.
杨保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
旅行文学源远流长,但旅行文学长期以来被视为亚类文学,被主流批评话语所忽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旅行文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家的重视.旅行文学批评主要以萨义德和福柯等人的后现代理论为研究范式,对隐藏其中的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进行剖析阐释.该文从旅行实践与旅行文学的发生、旅行文学对异域的想象性建构、旅行文学与文化身份的关系等方面探讨旅行文学在异域想象与民族身份建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薛朝晖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3,(3):64-65
"背景是北方民居常见的暖色花布,花纹画得很细致。一个赤裸女人,用香艳的身子裹住黑色大猫,细部的关节被省略了,躯体顺应着动作,扭转成欢愉的线条。猫被赋予了人的属性,像偷欢的小伙,抱着女人,回头张望。女人的肤色很肉感,暗示出扩张的欲念,显然,这只猫让她倾注身心,但女人的眼神却惊疑地扫向四周,仿佛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这只猫以外,其它一切都难以信靠……" 相似文献
998.
张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43-150
文学社群传世文本主要指社群成员的集体创作集,常被称为社稿社刻社集等。文学社群传世文本体现了社群共同的文学宗旨,表现了社群文人的集体创作倾向。当然,时代不同,文学社群传世文本所表现出的文学特点也不尽相同。就明代来说,初年社稿把文学引向模拟一途,中叶以后,文坛文柄下移导致极强的社群门户之争,社群传世文本代表了本社的创作理念和成就,并作为社群交流的重要媒介参与文坛论争,而那些怡老诗社社稿表现出无意竞争的自然适性特征。明代末年文社大量兴起,坊社为了盈利而延请文社选家选评八股文,导致以刊登时文为主要内容的社稿泛滥,对文坛产生不良影响;但那些诗文集社稿却发挥了振起一代文学之功能。总的来看,明代文学社群传世文本反映了一代文学之风会,而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应当引起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999.
1000.
高校通用的文学理论无力解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代文化现实,文艺学急待重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些中国学者提倡引进文化研究代替文学研究,从表面看是恢复了文艺学与社会的联系,实质上却泛化了文艺学学科的功能,使文艺学陷入消亡的危机.这里着重指出文艺学扩展边界的同时应坚守文学研究的诗意理想与人生审美关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