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25篇 |
免费 | 131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05篇 |
劳动科学 | 28篇 |
民族学 | 140篇 |
人才学 | 212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1934篇 |
理论方法论 | 312篇 |
综合类 | 4321篇 |
社会学 | 712篇 |
统计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154篇 |
2015年 | 257篇 |
2014年 | 597篇 |
2013年 | 467篇 |
2012年 | 545篇 |
2011年 | 566篇 |
2010年 | 617篇 |
2009年 | 571篇 |
2008年 | 748篇 |
2007年 | 510篇 |
2006年 | 437篇 |
2005年 | 416篇 |
2004年 | 346篇 |
2003年 | 379篇 |
2002年 | 226篇 |
2001年 | 223篇 |
2000年 | 253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态文学的发展生态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学日益成为文学界关注的热点。立足于我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性,关注生态文学的发展生态,以利于推动它的发展,成为当前切要的问题。我国的生态文学表现出"五个结合"的特征,在生态思想、创作领域和社会精神文化建设诸方面取得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成就,但还存在创作规模和质量不够、研究条件和批评理论系统化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优化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方面作好应对。 相似文献
82.
一 从现在向古代追溯,中国人对孔子的评价大致经历过六个时期.董仲舒之前,是平等差胜期.所谓平等,即儒学尚未独尊,孔子与其他九流十家代表人物基本处于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83.
黄科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0)
周立波在<山乡巨变>这部小说中采用了革命承诺和现实政治攻势相结合,以反映农民内部"不流血的矛盾"为特色的喜剧性叙事策略,从而力图讲述和证明"农业舍作化运动"开展的合理性和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也写出了民间文化形态如何被主流意识形态"改造"与"利用".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下,他笔下"事务型"干部身上"光芒"性的缺失,注定要遭受主流政治话语的质疑与批评. 相似文献
84.
毛泽东论鲁迅中的空白、沉默与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生前对鲁迅有着许多极高的评价: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第一等圣人,旗手等;但是毛泽东从来没有说鲁迅是政治家。在毛泽东评论鲁迅的言论中甚至还留下不少的空白、沉默与批评。究其因是鲁迅和毛泽东在精神的深层结构上不属于同一个文化层面,前者倡导改造国民性,后者倡导阶级改造。两者的差异使毛泽东始终把鲁迅看作党外的布尔什维克,是我党的统战对象。这是毛泽东评价鲁迅产生某些矛盾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85.
86.
87.
刘爱华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复现是话语结构当中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而且非常重要的语言结构。作为一种能产生重要文体意义的修辞手段,复现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这部经典名作中的人物对话出现了许多词汇复现实例,它们在突出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推进故事发展,进而折射英国社会状况和作者思想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89.
人类的想象对于意义、理解和推理的过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言中有两种富于想象的结构,即意象图式和隐喻投射.运用意象图式理论,通过比较系统的语料分析,深入探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刻画.研究结果发现,作品在两位人物的塑造过程中各存在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意象图式,即“循环”图式和“正”图式.在此基础上对其内在结构和人物刻画过程中所用语言表达进行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90.
简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Z2)
涓生、汪文宣的家庭悲剧并不仅仅因为失业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多重身份决定了不同价值观、人生观的相互冲突 ,使他们进退两难 ,并最终导致个体精神面貌的分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