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118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550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761.
对"焉"字进行综合的考察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焉"是个多功能的词,可作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连词、副词、助词和语气词等;在句中可充当宾语、补语和状语.  相似文献   
762.
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及其连贯重构的关联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中文化缺省问题干扰了跨文化信息传递.文化缺省不仅是两种语言、相关文化表面所呈现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推理的问题.从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对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及连贯重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把握语用翻译的实质,提高对文化缺省的识别能力,找出合理有效的重构策略,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和美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3.
在先秦汉语中,人称代词或指人指物名词可以直接做处所宾语,而到现代汉语中,它们后面要加上"这里""这儿""那里""那儿",才能构成处所词语做处所宾语.本文追溯了从先秦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这一历时演变,从中可以窥见汉语语法格局各个部分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764.
通过研究现代汉语中表数量或程度的疑问代词“多”“多少”“几”“好”“偌”的使用情况,发现它们与程度副词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且探讨了程度副词转变为表数量或程度的疑问代词的规律。  相似文献   
765.
古代汉语中没有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专用字,现代汉语女性第三人称代词专用字的出现及其形音的厘定主要与对译外文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和书面表达明晰性的需求有关。“她”与“他”读音相同且形体相似,并有相同偏旁内在的表意提示,决定了“她”比“伊”“”等字具有更高的可识性和可接受度。用“她”与“他”区分性别,符合文字构件分布的家族相似性,符合汉字模因的认知心理,符合人类认知的范畴化理论。“她”字的认可和流行既是中西语言交流的结果,也是口语称说与书面文字写作相契合的产物。这为语言规划提供了如下启示:文字的创造或借用要以刚需或实用为前提,要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文字形式要便于记写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语音的规定要考虑人们的称说习惯。  相似文献   
766.
冯至与同时代诗人相比,具有强烈的人称意识。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其诗作的核心人称话语经历了“我”向“我们”再向另一个“我们”的嬗变。早期诗歌中的“我”以个性解放、自由为诉求,以“个我”为本质特征,浓缩着“五四”精神;40年代的“我们”具有存在主义品格,或者说是存在主义意义上的言说主体;五六十年代的“我们”则属于阶级的、人民的“大我”。这种人称话语嬗变是诗人与时代相遇、对话的结果,是其诗思独特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67.
通过对高行健、英培安着力实验而且卓有成效的小说人称叙事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他们在人称叙事上锐意创新、特色鲜明,不仅可以通过叙事人称的分裂、游移、隐藏等等呈现虚构叙事的推进,同时,其试验也可以彰显出其深刻而独到的意义张力追求以及丰富的吊诡.在此基础上,采用华语比较文学的视角进行观照与提升,立足而又跳出二人的小说文本,我们又可以深切感受到华文文学的丰富面貌.  相似文献   
768.
张静 《学术研究》2023,(4):170-176+178
罗兰·巴特的“中性”一词源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诸多语言学家的影响,目前学界讨论较多的是索绪尔、布龙达尔、叶姆斯列夫、格雷马斯等,但实际上本维尼斯特对他的中性思想启发最大。回顾中性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罗兰·巴特的“中性”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而是希望达到的视野或方向:一是用话语取代语言,以期实现个人自由之欲;二是打破一切二元对立结构,去除隐含的权力。本维尼斯特有关话语和人称的研究,为巴特的“中性”思想提供了最有力的语言学支持。  相似文献   
769.
在考察疑问与否定转化的方向性和起止点时,“逆转(Q→N)”是相对于传统研究的默认转化方向(N→Q)而言的。疑问的否定性逆转,是“疑问”向主观范畴的子类“否定”的回溯转化。疑问词的否定性逆转,是疑问词从基本的疑问标记到失去疑问标记到最后获得无标记否定的过程。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这两类句法疑问词的否定性逆转,与疑问标记实现为无标记否定的过程同步。就疑问代词而言,在否定命题主观化的过程中,疑问代词从主观活性成分到与否定词共存到最后挤走否定词并代替之,疑问代词从疑问标记向无标记否定的转化可从逻辑推断上得到支持。对疑问副词来说,通过语境吸收而获得的疑问语义、主观的否定的[+不确定性][+推测性][-结论]等词库语义特征以及语言的主观化规律,分别是疑问副词实现为无标记否定的前提条件、内在条件和必要条件。主观化是疑问发生否定性逆转的主要动因,由主观化推动的疑问词的无标记否定相对于“不/没”等有标记否定词,有可能是一种常态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