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55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2044篇
劳动科学   620篇
民族学   528篇
人才学   681篇
人口学   151篇
丛书文集   4540篇
理论方法论   1039篇
综合类   9439篇
社会学   2564篇
统计学   417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2070篇
  2013年   1207篇
  2012年   1450篇
  2011年   1755篇
  2010年   1749篇
  2009年   1597篇
  2008年   1932篇
  2007年   1364篇
  2006年   1117篇
  2005年   969篇
  2004年   804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723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372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孟子仁学能够同时在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充分展开仁的超越性与可切近性的论证。人即仁,仁即人。人、仁始终统一。"不忍人之心"是可感、可知的,随意而发,随情而生,它可以与经验事物联系在一起,又可以获得形上的本体超越。人之"四端"萌动,仁意呈现。一切体仁、达仁的追求都不过是"四端"的发现与推广。"存心"、"养心"、"求放心"的工夫要求人们始终保持自己身上区别于动物的仁义之道,进而达到仁性本体。而以"亲亲"释仁,则准确地获得为仁情感的源发性与真切性。行仁、为仁的底线伦理就是敬爱父母、尊重父母,即善守孝道。王道艰深,但奥妙只在于"以德服人",即用自己的德行赢得天下人民的爱戴与信服。  相似文献   
992.
古代日本人对中国和朝鲜两国都抱有好感,而随着其国力的增强,独立自尊意识也随之加强,谋求本国对中国的对等地位,对朝鲜等周边小国则视为藩国,其对印度的态度则因为其为佛教源头的原因而持景仰之心。进入中世纪以后,中日之间发生了元朝入侵日本的战争,因而恶化了两国关系,但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很频繁。日本经济在元代开始形成其独立的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993.
老舍作品中的英国人形象描写并不是一般小说意义上的人物形象,其深层所表达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作家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通过英国人文学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界对域外的想象,并且以外国人形象观照中国人的劣根性,旨在改造国民性。  相似文献   
994.
当今世界,统计的使用已不仅局限于国家或政府的事务,还延伸到经济发展、社会科学乃至自然万物等诸多领域。统计工作涉及面广,上至宇宙一星一辰,下至地球一户一人。世界离不开统计,统计离不开世界。世界因统计而面目一新,统计因世界而内容翔实。有了统计,便有了统计人,有了统计事业的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995.
打竹板,心激荡,统计人一起放声唱, 人人脸上喜洋洋,喜洋洋! 庆祝建国六十年,统计仁人舞蹁跹, 欢聚一堂大联欢,热情洋溢更灿烂。 中国历史几千年,光辉业绩唱不完, 共产党领导打江山,改革开放续新篇。  相似文献   
99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异化劳动理论的阐释中,涵摄着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思想和基本逻辑.当我们在异化理论的透视中领悟这种自由观时,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在确立自由观时遵循着理性人与自由人的理论前提预设.站在当代角度上重新审视马克思理论的前提及由此演绎出的理论内容,是我们力图穿越时空界限、走进马克思的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7.
社会主义的共性和中国特色的个性相结合,体现出共同理想是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各方面的思想观念汇集而成,主要来自伦理道德、教育、经济、政治四个方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参与综合国力竞争,是传统文化当代化的现实意义.增加财富、改善生活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点,和谐和公平两个思想观念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  相似文献   
998.
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目标之一.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事关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也是推进政府转型的战略性目标.一项制度的最终确立,必须有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而均等化思想正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之一.某种意义上说,追求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中国政治传统的思想继承与实践回归.中国古代的专制统治者虽不具有现代民主社会的服务型政府平等服务于民众的自觉意识,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治思想无疑为当今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合理性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一、俄罗斯转型时期权威主义政治的回归 权威主义在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无论是沙皇时代还足共产党时代,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最高领导人(沙皇、总书记)的手中,国家权威一直是俄罗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000.
现代儒学的困境正在于儒学面临着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化”建制基业全面崩溃,以及儒学只能成为“托之空言”的论说,而不再是一种“见之行事”的生活方式,更丧失了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能力,这是历史的必然。余英时认为。近代以来,儒学“死”去之后已成为一个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附体的“游魂”了。余英时认为儒学的出路不在于重新寻求建制化的“上行路线”,如康有为的“孔教”论述,也不是现代新儒家儒学“哲学化”的努力,而在于“下行路线,”即日常人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