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46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围绕着“仁爱”在实质层面的展开,孟子将“推恩”思想作为其哲学理论建构的不可或缺的着力点。“推恩”突出以“亲亲”之仁为出发点和前提,力图通过由“吾”到“人”以及“天下”的“推”的过程,最终达至“亲”、“人”、“物”三者各得其所“爱”的价值目标,而此三“爱”又构成孟子视闽中“仁爱”的整全形态,其中渗透并体现着孟子所一贯秉持的“中道”精神。  相似文献   
62.
黄玉顺 《学术界》2008,(1):123-126
生活儒学绝非采取的形而上学的进路,因为形而上学只是生活儒学的三大观念层级当中的一个层级而已,而且并非其最本源的层级.生活儒学以生活-存在及其仁爱情感显现为所有一切的大本大源,主张在这种本源上来建构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生活儒学首先破解一切传统形态的形而上学,以此区别于原教旨主义;然后重建一种新型的形而上学,以此区别于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63.
习大大教师节寄语广大教师2014年9月1日,恰逢第30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近  相似文献   
64.
论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整体多元的华夏文化.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  相似文献   
65.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它微言大意、博大精深 ,吸引了历代学者从各个角度投身于对它的研究中。本文仅就《论语》一书浅析了孔子仁爱思想中体现出的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仁”的提出 ,是对“人”的发现 ,孔子第一次把“人”从“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放在人类社会中来对待 ,这是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表现。本文还就行仁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的忠恕之道稍作论述。许多学者认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文作者经参考古人注释和综观《论语》全文 ,仔细琢磨后 ,认为“忠”的本意应是尽心竭力 ;“恕”的本意应是推己及人 ,它包括消极方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和积极方面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6.
陈江 《南方论刊》2013,(9):93-95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非常活跃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爱"。"仁爱"思想是一种自然思维,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宗法制特点,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墨家思想核心是兼爱,是一种理想主义。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不分亲疏地彼此相爱相利,但两者并非决然对立,有其共异性。由于学生难于辨别,本文就此两点来谈谈其异同,以便使学生吸取其精华,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67.
孔子通才教育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创立者,至今仍有重要影响。二千五百年来,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拟从他关于仁爱、中庸和慎言等教育思想中,揭示其通才教育观的基本内容,为现行素质教育作参考。研究孔子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由于女性文学的研究主要借鉴西方的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批评方法的单一造成了研究视野的相对狭窄,生硬的理论套用又极易陷入西方语境而产生误读。因此,尝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介入女性文学的研究,通过华文女性“仁爱”化抒写的比较,认为中国大陆和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女性创作在亲友之爱、乡邻之爱的描写上,在对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人性异化和情感焦虑上,具有同质异构的现象。  相似文献   
69.
先秦儒家仁爱学说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仁爱以“亲亲”为本,讲“爱有差等”,有一定的心理和情感基础,并非悖人情 而为之。而就其所及的范围而言,最高境界的仁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在博大宽广 ,既不自私,也 不狭隘。墨家对儒家仁爱的批评实有很大的误解,近世以来,反孔和尊孔两派亦未能有真 正确当的认识。儒家仁爱学说独特的内涵、性质和价值,实有待于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70.
弘扬仁爱思想 促进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思想,不仅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而且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意义。其永久性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过去,而且适用于现在和未来,适用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其普遍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适用于世界各国。仁爱思想将作为最宝贵的思想道德遗产,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