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6篇
丛书文集   351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585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世界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和作为文化核心部分的哲学,它是各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特别是孔子哲学抱有偏见,事实上,孔子的哲学范畴""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范畴"善'互有同异。孔子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黑格尔对孔子哲学的偏见主要缘于他对中国汉语文及孔子哲学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102.
103.
晓山 《决策探索》2014,(22):34-34
领导,就是要带领、引导一个群体或组织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实现既定的任务。要想实现成功的领导,领导干部就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孙子兵法》中说:“将者,智、信、、勇、严也。”这其中,智慧和勇气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4.
孔子在《论语》中没有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在他的言论中包含着丰富而鲜明的生态意识,并在后来的儒学中得到发展。《论语》中的生态观是作为“乐”的前提条件,通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达出来的。同时它也是儒家“”与“和”的哲学思想现实层面体现。  相似文献   
105.
儒家思想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它一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经沧桑而更坚强,成为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有赖于这伟大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本文仅从当今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探讨儒家哲学思想的几点继承。  相似文献   
106.
孔子思想学说主要讲的是“为人之道”,孟子思想学说则主要讲的是“为王之道”,所以孟子的思想学说主要是一种国家学说。它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政治人性论。他的性善论、“三心”论(存心论、求其放心论、尽心论)、知天正命论都是围绕着他对政治君王的思想要求展开的,不是一般的人性论,本文称之为“政治人性论”;二、王道论。孟子实际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治国方针:王道政治、霸道政治、贼道政治。王道政治是孟子的政治理想;三、政论。“政”是孟子在王道政治理想基础上提出的包括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的政治原则或政治措施;四、“士论”(知识分子人格论)。恒心论(不动心论)、养勇论、立志论、养气论、知言论都是围绕知识分子自身的修养展开的,本文称之为“知识分子人格论”。  相似文献   
107.
冯健飞 《南都学坛》2003,23(3):66-69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和“孝”。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作家 ,老舍小说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思考、反省的同时 ,以“筛子筛金”的态度 ,通过大量人物形象的描绘向读者展示出他们身上所固有的这种传统美德。他们重孝悌 ,讲奉献 ;求义 ,守信用 ;崇道德 ,讲气节 ,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根源以及复兴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08.
孔子文化哲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孔子建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哲学体系,它包括文化本质论、文化生命论、文化发展论和文化动力论四个部分。孔子对这些文化哲学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对转轨时期的文化建设和跨世纪文化使命的完成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他创建了更适合东方人的心理学体系——"得觉"理论。他走到了中国心理学的最高殿堂。他能让17000人相继进入催眠状态。他是中国的催眠大师。他是一个雪域神山的儿子;一个生活的智者;一个点亮心灯的人,他用最高的礼仪,把洁白的哈达放到了中国人的心灵上;他是来自一个开满格桑花圣地的学者,是学生们心中的"格桑爸爸"。他的名字叫:格桑泽。  相似文献   
110.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志士人围绕提倡道德之“心”,以道德驭势、利、名,重“”德讲廉耻,崇尚忠、义、信、诚,推崇君子人格等阐述了比较系统的道德救世思想。并通过深刻揭露和批判士人道德堕落、社会风气正不压邪,官吏不学无术、懦弱无能,因循苟且、骄惰畏葸,贪图私利、廉耻丧尽,上下欺蒙、言而无信、误国害民与重视道德教育、“位”“德”统一、完善选官模式、道德法律结合等具体方法“以除积习而挽颓风”,进而达到“人心肃则国威遒”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