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99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21.
汉语史中对"会""先""比""竟"等的性质的判断多有失误。在和时间短语一起出现时,该类词容易被误判成介词。句法结构相似、语义相似、功能相似是误判的原因。若从句法结构、句法功能、语义指向、认知方式和焦点凸显角度对该类词进行定性则可以确定其副词性质。  相似文献   
222.
通过对比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WECCL)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探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复合介词as to和as for的使用特征尤其是其后的搭配情况,指出和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差异,并比较了其使用的语域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学习者对as to和as for的使用总体上存在超用现象,具体的搭配型式存在误用、少用和超用现象;使用范围狭窄单一,重复较多;没有明确的语体特征。本研究对了解中国学习者中介语搭配特征和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3.
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内容成分是投射信息的环境化,由介词短语体现。系统功能语法的悉尼模式与加的夫模式对内容成分的分析存在分歧。文章从分析原则、语言层次关系、语篇功能与经验功能互动、级转移以及汉语相关现象等多个维度对两个模式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分析发现,悉尼模式的“内容”概念具有高度概括作用。文章建议参照加的夫模式的分析,把“内容”进一步细分为“内部内容(inner matter)”和“外部内容(out matter)”。   相似文献   
224.
大同位于山西省的北端,属于晋语大包片。在大同方言中,“赶”可以作动词和介词,但主要的用法是作介词。作动词时,没有普通话的义项多;作介词时,比普通话用法丰富而且复杂。本文讨论的内容和列举的例子主要以大同市所辖各区为主,通过对大同方言词“赶”的使用情况加以具体的描述、分析和说明,与普通话的“赶”进行比较,说明大同方言词“赶”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225.
《阅读与作文》2008,(6):37-38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时常对及物动词后宾语的补足语感到困惑,其主要原因是在句子中能作宾补的成分较多,有名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带“to”或不带“to”)、分词(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等形式。其实稍加分析,不难看出能作宾补成分的主要有分词和不定式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226.
介绍了研究现代汉语被动结构所采用的两种方法——动词说和介词说,并以现代汉语被动句中“被”的句法属性为视角,阐释了现代汉语的“被”字结构。指出动词说认为“被”字是动词,而介词说则认为“被”字是介词,进而分析了动词说和介词说在处理汉语“长/短被动结构”时所存在的差异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27.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英语介词from动态和静态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空间语义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from延伸出时间域、对象域、数值域、状态域和逻辑关系域五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from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广大英语从业者全面深入地了解该词,同时也揭示了介词语义研究的新途径,为其他英语介词的研究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228.
隐喻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介词at-on-in构成了一个"点面体三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它们的原型义及在时间、动作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9.
少数民族学生介词误代偏误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依据,探究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少数民族学生的介词误代偏误的各种表现形式,深入、细致地考察了学生发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0.
"着"的介词用法是中古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介词"着"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和语义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着"的词汇语义和句法环境的历时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着"的虚化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繁荣等几个阶段。唐代以后介词"着"的功能在北方话中逐渐萎缩,不过"着"的介词用法,在有些方言里还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