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23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938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传统德治的进路是把道德一统化 ,再把法与道德一体化。这在宗法社会结构和专制统治下是可能甚而合理的 ,但它却是在牺牲法的形式合理性同时也背离道德本性的情形下运作的 ,因而在现代法治和道德精神的框架内 ,会因不具形式上的正当性而无法操作 ,强行操作将导致与法治的背离和对道德本性的反动。文章在对道德与法的功能和属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 ,法治的正当性不只在于其尊重人权和自由的精神内蕴 ,更在于过程本身的正当性 ,在于通过过程本身的正当来实现结果的正当。这意味着法治是一种根本性的道德 ,即制度的道德。这种制度的道德是个人道德选择和道德生活的预设前提 ,所以道德建设在实质上应是道德的制度性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2.
异化劳动:伦理意义及其阙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国球  曾特清 《兰州学刊》2004,42(3):66-67,28
马克思从劳动视角出发立足于人本主义来说明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揭示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对人性的扭曲 ,以人道主义的激情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共产主义必然诞生 ,具有巨大的伦理意义。然伦理判断不能替代科学判断 ,本文意在指出异化劳动学说有事实和知识上的阙失。  相似文献   
133.
汉学家卜松山致力于中国文艺美学研究和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文艺美学研究中"洞见"与"不见"并存;思想文化研究中显露出"学用一体"的倾向,暗含着强烈的对话情结.他的中国文化研究是"他者"视野下的文化研究,我们必须秉持辩证的态度而进行再接受.  相似文献   
134.
黑龙江人的地域文化性格特征及其再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交互影响的地域文化历史造就了黑龙江人独特的文化性格,即"粗犷豪放的气质,质朴率真的品性,热情大方的特质,包容海涵的气度,幽默机敏的智慧".但同时,黑龙江人也存在着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拒斥理性等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总体性文化转型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努力建构新世纪黑龙江人新的形象工程,为龙江大地和黑土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5.
在"第一哲学"意义上,莱维纳的"他者"具有极强的伦理所指;"存在"被分为"相同者"和"他者",这实为终极的结构;由于"我"向"他者"的延伸,"我"成为"我"所是的"自我",而"他人"的领会是与"他人"的祈祷分不开的.在"现象学"和"犹太教"方面,德里达对自己与莱维纳在哲学上的认同并非完全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恰恰是"第一哲学"瓦解了"本体论"和"逻各斯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6.
蘩漪和曹七巧两位“疯女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同遭遇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个案,它昭示了以男性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对女性的角色的期待和认知,透露了现代文学史建构中存在的男权话语,表明了自我社会性别的建立与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权力运作的过程。蘩漪是男性自我的他者,曹七巧是女性自我的替身。  相似文献   
137.
“东方学”明确地指出在西方本位主义视野中的“东方”是西方社会为了自身的文化需要而建构出来的“他者”。在当代世界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中,在西方成熟的媒体运作模式和文化工业的覆盖下,许多人担忧西方的东方主义不仅是西方人的想象,也很可能成为东方人自我的想象,即所谓“东方的他者化”的趋势,并担心这种趋势会对中国的文化和国人的民族认同感造成直接的威胁。这种担忧有着确实的现实背景依据,而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当东方主义指出“东方”一词是建构而来的时,本身也就否认了“东方”的确定性。“东方”同“西方”一样都是想象中的概念,两者都用彼此来确定自身的聚合。“东方”、“西方”的文化永远都在互动、交流、融合中传播。文化永远是不确定的动态演变,正如“他者”是永远确定的永恒存在,两者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38.
一百年来的中西比较诗学由三大板块构成。第一,以王国维、鲁迅、吴宓、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王元化、刘小枫、曹顺庆等一大批学者为代表的中国大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它具有“两头厚重、中间薄弱”、“从自发到自觉,由实践到理论”、“从中西二元比较到中外多元比较”以及“充满思辨色彩”等几个基本特征;第二,以刘若愚、叶维廉、黄维樑等为代表的海外华人与港台学者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一定程度地弥补了大陆研究的空白时间段;第三,以厄尔·迈纳、米列娜、宇文所安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突破西方中心论和促进中西诗学  相似文献   
139.
近年 ,西部边地散文的创作为研究者所关注 ,但这种关注常常局限在对西部地域风情 ,西部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审视上。本文试图换一个角度 ,从文化多元杂交时代 ,作家身份的选择和认同的角度 ,从文化视野 ,去观察西部散文写作者的创作姿态和心灵轨迹 ,从而揭示西部边地散文与作家文化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40.
罗诗钿  贺平海 《理论界》2006,(8):164-166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运动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强调女性超越“内在性”,树立女性主体意识;而生态女性主义则提倡重树特有的“女性气质”,反对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野蛮征服”和“粗暴超越”。但两种看似对立和矛盾的理论却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憧憬:审视和颠覆父权统治,改变女性“他者”处境,找寻和实现女性价值。所不同的是,它们实现途径的差异。既然它们有着共同的理想,是否可以建立对话的平台呢?本文就两个流派共同关心的问题和相似的话语,探索建立对话平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