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232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80篇
人才学   4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09篇
理论方法论   180篇
综合类   2480篇
社会学   182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991.
信息传真     
张岱梨副省长向国家宗教局汇报湖北宗教工作2009年2月20日,湖北省副省长张岱梨在北京向国家宗教局汇报湖北宗教工作,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主持  相似文献   
992.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地下室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并对其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3.
人是和宇宙对等的能量,境界是人企达本觉体验的认识,道是追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言之,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民族哲学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逻辑、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等六点。  相似文献   
995.
尽管先秦时期还没有明晰的散文意识,与此相应,也没有明确的散文本体探索,然而,先秦诸子对于文质、言意与道的思索都具有本体的意味。文质概念的提出,质与文的对立、相通、表里关系的感知,都表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已经从一元走向了二元,标志着人们对事物本体探索的开始,散文学、文学的本体探索自然也是从此发展而来。言意论将这种思索聚集到言辞身上,与散文的本体探索更为逼近。言中有意,言为意表,言由意发,是对言辞本体的基本认识,也为散文学的本体探索打开了关键的大门。道的思索则为散文学的本体思考预设了方向,准备了空间。散文学一旦开始本体思考,它就不能不被"道"的巨大能量所吸引,不能不向"道"靠近。  相似文献   
996.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毛脚女婿也免不了要过岳父母这一关。恋爱谈到一定程度,选个好日子,带他(她)回家看看,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皆大欢喜。不过,好事要想办好,细节特别重要。在这儿给准女婿和准儿媳们提个醒,可别大意失了荆州。  相似文献   
997.
此书残卷于1959年在新疆哈密天山深处一所佛教寺院遗址中被一牧羊人发现。写本现存新疆乌鲁木齐博物馆。根据上世纪初被德、俄考古队拿到德国、俄国的同书其他本子,学者们知道了此书内容的大致框架,即为在师父和弟子之间围绕‘十种业道’展开的具有教诲意义的各种故事。  相似文献   
998.
明世法  李琳 《船山学刊》2008,(1):111-113
<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惟道是从、上德若谷、长生久视"的道德境界.实质上是对传统道德境界的扬弃和超越.老子的道德建构体现了道德智慧的高境界.其道德智慧弥足珍贵,它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问、跨越信仰和国度,历久而弥新,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99.
道、禅之"心"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舒 《浙江学刊》2005,(1):122-125
道、禅哲学都重视"心",中国美学也有以"心"为美的思想,二者之间应当有内在联系.道家哲学中,老、庄首先突出"心"的重要性,嵇康、阮籍则首先在文学中体现这一思想.禅宗对"心"的重视使其获得"心的宗教"之称.道、禅之"心"也有很多不同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禅宗之"心"是对道家之"心"的继承与发展.在道、禅哲学的影响下,审美之"心"在唐代成熟,意境的形成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体现了陈寅恪先生在研究历史上敢发前人所未发、逻辑推理形式丰富、不知为不知、敢否定并纠正、注重信史、评史角度新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