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0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47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51.
刘军  周建国 《江海学刊》2023,(3):150-157+256
“避责”概念在中国研究中指向了不同现象,但在既有研究中未被有效区分,从而导致了中国避责研究的碎片化和同质化。因此,有必要厘清中国避责问题的表现形式,并进行溯源分析。从政治哲学的“自主性—责任”视角来看,权责对应关系的异变是避责研究的起点。中文“责任”包含积极责任和消极责任双重语义,中国的避责问题表现为卸责、避免被问责和避免公众指责三种形式。卸责源于地方行动者面临的权责不对称困境及责任模糊留下的漏洞;避免被问责可归因于下级行动者面临事责繁重和自主性不足的矛盾;避免公众指责是公共管理主体在绩效合法性压力下规避政治风险的结果。未来的研究应当关注央地间和组织成员间的策略互动,从而促进中国避责研究的“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352.
我国环境问责的制度实践先后经历了初创、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当前,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成新时代环境问责的基本底色,推动着我国环境问责制度日臻成熟,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在以法治为视角对现阶段环境问责实践进行检视时,可以发现其还面临适用依据不完善、问责主体及其职权设置法定性不足、责任对象权责对应不强和制度运行法治镶嵌有限等困境。需要明确环境问责制度发展的法治路向,实现环境问责的法律完善、主体法定和权责一致,在制度运行中镶嵌程序正义、民主参与、公开透明和权利保障等法治价值和理念。  相似文献   
353.
2006年11月中旬,韩国首尔传来一则消息:建设交通部长官秋秉直为对房地产政策失败产生的争议负责,主动请辞,即问责性撤职。中国人惊诧了:韩国人撤房官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54.
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新亮点的官员问责制,是推动政治文明的又一显著标志。所谓问责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21世纪以来,问责制在我国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着职能分界模糊权责不对等、责制主体缺位、制度不完善、问责的政治文化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实施厘清官员职能分界而实现权责对等、加强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完善问责制度和繁荣官员问责文化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55.
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责制度的发展:一是西方国家议会问责制度的发展,如弹劾制度、质询制度、调查制度和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等制度形式的发展;二是西方国家司法问责制度的发展,如违宪审查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和行政赔偿制度等制度形式的发展;三是西方国家行政体系内部问责制度的发展,如行政监察制度、行政裁决制度和公务员惩戒制度等制度形式的发展。这些制度都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在历史发展中改进与丰富的。  相似文献   
35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就必然要求政府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我们的政府不断转变观念,转向以人为本,以善治理念促进合作共治以推进制度创新;需要改进政府服务方式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需要推进电子政务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需要实行政务公开以加强政府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需要加快法治建设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健全政府问责机制,强化和优化对政府的监督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57.
非典后,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开始推动中国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对行政问责展开探索,问责的体制机制逐渐成型并完善,但对问责触发的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阶段。对此,综合2011-2016年间不同机构出具的舆情报告,将各年份里舆情排名前20的公共突发事件汇总后,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行中小样本案例比较分析。以期揭示问责机制中的多个构成要素是如何影响问责结果这一变量的。研究发现:上级政府关注是决定问责结果的关键因子,其他因素如公众关注、媒体监督等需同其他条件组合起效果。  相似文献   
358.
本文从社会风险类型学角度,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期主要社会风险——体制型风险,聚焦其内涵、成因和表现,提出在体制型风险治理路径选择上,应建立社会风险行政问责制度,推动体制重建来促进机制更新,从而实现风险的治理;在体制型风险治理模式上,应从"冲击一回应"模式向"预防一主动"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359.
论行政问责制度构建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度是我国法治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防止腐败和遏制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目前,面对诸多的重大事故,现有的法律制度对行政行为责任人难以实施有效的问责追究.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构建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将行政问责制度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360.
正今年秋天的第一场"霾伏战"上升速度快、污染浓度高、影响范围广。中国气象局京津冀环境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廖晓农称,无风、高湿、秸秆焚烧是今秋雾霾"提早报到"的主要原因。打雾霾"阻击战"必须要在发展方式、财税体制、环保机制、考核问责机制等"根子"问题上进行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治理造成雾霾的污染源,根治雾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保护则是实现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