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84篇
劳动科学   35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64篇
理论方法论   169篇
综合类   1977篇
社会学   202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由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从倾斜保护当事人诉权的角度,重新确定了诉讼费用交纳范围,调整了诉讼费用的交纳标准,明确了诉讼费用承担的具体规则。但《办法》对共同诉讼制度中的诉讼费用分配问题仅作了较为粗浅的规定,不利于指导司法实践活动。基于该现状,笔者认为应综合从诉讼成本控制的经济视角与共同诉讼的法理视角来研究共同诉讼当事人之间的诉讼费用分配问题,建立与完善共同诉讼中的诉讼费用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32.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保护环境的最终的,也是最具有强制力的救济手段.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该草案已明确将环境公益诉讼纳入立法.但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体该如何构建,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认为,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必须明确其价值.价值是制度确立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公益诉讼的价值包括公正、效益、秩序等.这些价值指导着环境公益诉讼的各项具体制度的构成,例如,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程序设置以及诉讼费用制度的构成等等.  相似文献   
133.
王珂瑾 《兰州学刊》2012,(1):219-221
课予义务诉讼是针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行为而专门设置的一种诉讼类型,其诉讼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公法给付请求权的实现。课予义务诉讼因其诉讼标的的特殊性,在起诉条件、审理规则及举证责任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要求。对课予义务诉讼,法院可作出履行判决、确认判决或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  相似文献   
134.
钟勇华 《兰州学刊》2012,(9):76-80,116
20世纪初清政府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其重要目的开始进行司法改革,在地方设立各级审判厅。审判厅设立后开始受理华洋诉讼,遂产生了一种新的理案模式。为抵制领事裁判权、维护法权,清政府构建了一种双轨理案体制,但尚不完善。民初的中国政府则在此基础上继续加以发展和完善。清末民初华洋诉讼双轨理案体制的构建,是中国政府在条约框架内抵制领事裁判权、维护法权的一种尝试和努力,起到了迫使外人逐渐放弃观审权,从而形成对领事裁判权的局部冲击的积极作用,其意义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35.
环境的公共性和检察权的公益性决定了检察机关有义务介入环境公益诉讼。关于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只以一种身份出现的观点是片面的,环境公益诉讼的多样性决定了检察机关介入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地位的多样性。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恰当角色是,根据案件的类型不同,分别以支持起诉人身份、准原告人身份、公益代表人身份出现,角色混乱将会造成事与愿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6.
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是由《宪法》和相关法律确定的。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中,改善和强化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是立法修改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刑事诉讼立法修改的要义,充分履行立法修改所赋予和强化的诉讼监督职能,是检  相似文献   
137.
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是自2008年以来两轮司法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检察机关围绕完善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分别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等执法司法单位会签了诸多司法改革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刑事诉讼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和手段等。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吸收了司法改革成果,将其中经实践验证的内容进一步上升为基本法律规定,围绕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完善,成为此次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38.
浅析恶意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强化的今天,出现了很多在诉讼这一合法形式的掩饰下谋取不正当利益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恶意诉讼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恶意讼诉之所以发生,是由于我国立法不完善,诚信观念的缺失以及调解制度的不完善。因此,需要我国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以法对恶意诉讼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近几年各地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量不断增加,其中绝大多数涉及分割财产。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房产作为家庭共同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生活的基本保障,在当前的离婚案件中所占价值的比重较大,所以房产分割成为离婚案件中分割家庭共同财产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房屋产权以多种形式存在,这使得离婚案件中分割房屋产权的过程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0.
李丹 《现代交际》2014,(9):14-14
《行政复议法》是自国家1999年十一期间开始贯彻实施的,属于行政机关单位例行自我纠错的监督机制,公民、法人以及其他一些组织机构能够通过行政复议获得所属权益的救济帮助。不过,当前行政复议机制随着大量行政诉讼案件争议事件的发生,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文章主要针对行政复议机制存在的滞后性等有关内容作为切入点,并粗浅地谈及了几点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