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496篇
劳动科学   37篇
民族学   65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1282篇
理论方法论   272篇
综合类   2685篇
社会学   492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在英国学习期间,我特地考察了英闻的老年社区。 英国人的养老金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年轻时按比例缴纳的国家养老金。二是职业养老金,只有部分老年人有,范嗣不大。一是个人为养老进行的储蓄或购买的保险等。实际上.在英国,更流行的是“以房养老”,即老年人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给银行、  相似文献   
902.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有关尊老敬老礼仪的具体规定。到了西周,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十分重视尊老敬老的教化。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更是在尊老敬老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到了封建帝制时代,从汉王朝开始提倡“以孝治天下”,自此孝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中国历史上不少封建帝王不但崇尚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而且亲历亲为,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桩桩尊老敬老的佳话。  相似文献   
903.
人们对于贫困的认识总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过去很长一段人们普遍认为是收入过低导致人们陷入贫困的境地,而现在,贫困观有了新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贫困的社会参与和排斥视角,也有人注重从人力资本理论来理解贫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以可行能力视角来认识贫困,他认为贫困主要是由五个工具性因素的困乏而导致的,它们分别是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障、防护性保障.正是由于这五个方面条件的短缺我国的贫困现在一直都比较严重,若想缓解贫困还需从这五个方面入手,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措施.  相似文献   
904.
郭廷以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创始人,一生著述颜丰.中国学术界对他的生平活动和学术贡献,特别是他在边疆史、台湾史、太平天国史、中国近代化等领域研究成果有所论述,还探讨了他的“通史”观念、“国民革命”和文化史观、史料整理与运用、史学思想与方法等.尽管如此,在史料征引、研究内容与研究角度等方面,还有比较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905.
宋代以后的杜诗校勘中出现了以意改字的现象,这是迥异于摹写、翻刻、避讳等因素导致的杜诗异文。校勘者或有对杜诗众多异文归于一是者,或有通过更改难释之字句以求诗意通畅者,甚或有径改文本以蒙骗世俗、炫耀才华者,这些现象既反映了杜诗传播过程中的复杂性,又体现了宋代特殊的文化背景,并对其后杜诗校勘学的发展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06.
宋儒林希逸的理学思想一直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笔者研究林氏的《鬳斋庄子口义》以及其晚年诗文集,逐步认识到林希逸是南宋理学家中一个有特色的人物.林氏思想集中于由内在进路体认天理,并且倡导开放的文化观,其基本内涵可以界定为:即心悟理、三教归一、归于自得.这是南宋理学发展中朱、陆之外的另一种思路.厘清这条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南宋理学的内部形态.  相似文献   
907.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简称“脱离”)是巴黎释意派口译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口译研究争论的焦点.双语记忆表征研究将双语水平、语言习得背景与翻译加工路径的选择联系起来,为研究“脱离”的本质、实现“脱离”的差异性以及如何实现“脱离”提供了新思路.首先,“脱离”的本质是以概念为中介的加工路径,其实现受译员的记忆表征结构制约,“代码转译”的本质是以双语词汇通达为主的加工路径.其次,双语记忆表征模型可以解释“脱离”和“代码转译”的并存现象以及不同双语类型译员实现“脱离”的程度差异,是对“口译三角模型”的有益补充.最后,从双语记忆表征视域对实现“脱离”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恰当的语言进修来优化学员双语记忆表征结构,同时培养学员有意识地、灵活选择加工路径的技能意识,是实现“脱离”的有效手段,也应成为中国口译教学本科阶段和硕士初级阶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08.
侯建中 《北京纪事》2013,(1):106-109
剃头的行业是大清入关以后才兴起的。前明时代是汉人当朝,崇尚儒教,讲的是以孝治天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不伤父母之心,连头发也不能剪。大清是金国女真人的后代,是游牧和半游牧民族。过去中原人称他们为断发文身,不尊教化。但等到大清铁骑长驱入关,大清国摄政王多尔衮下"削发令",留发不留头!那时节无论是江南的学子,还是北京的遗臣,凡男子个个都是热水快刀,  相似文献   
909.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艺美学领域也影响巨大。朱熹的美学思想以“道”为根本,反对“文”的独立地位,不过他并未彻底否定文辞的形式美,而是在坚持道德美的前提下,对诗的赋比兴创作方法和审美方法做了有益的探讨,体现了比较圆通全面的美学视阈。  相似文献   
910.
《诗经》作为儒家的经典,有关它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明代万历以后更是出现了不少评点作品。这些作品长期被一批学者视为旁门左道,遭尽非议,但实际上它们为《诗》学闯出了一条新路。由于它们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顺应了学子的应试需求,而且其批评样式具有特别的亲和力,所以在明清两代还是有一批有识之士乐此而不疲,赢得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为《诗经》的广泛传播与深入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诗》学宝藏与文论遗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