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杜佑在继承前人的以史为鉴与以史资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总结不应该局限于资鉴或者明义,而必须从历代盛衰成败中得出治国施政的经验教训,并期待着统治者将这些经验教训运用于实践中,以达到直接为现实社会服务的目的.杜佑提出的"征诸人事,将施有政"的治史主张,既是对自己施政经验的精要概括,又是对其史学实践的深刻总结.他把历史总结与治国施政联系起来,既反映出时代对史学发展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又开辟了一条取鉴典章制度以匡时济世的治史途径,不仅蕴涵深刻的哲学思维,而且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亦民 《金陵瞭望》2011,(18):58-60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翻开历史的长卷.不难看出.中国历史上一个个封建王朝的灰飞烟灭.世界上许多庞大帝国的土崩瓦解.国际舞台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凄然垮台.都一次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如果骄傲情绪盛行,享乐思想弥漫,  相似文献   
13.
田丰 《船山学刊》2018,(2):24-31
王船山对心性工夫与历史关系给出了不同于道学传统的思考。他通过对道学以心为镜譬喻的批判以表明:人只能在其有限性视域下依照心志意向做出善恶是非判断,而不当让事物向人显现出无历史性无情境的意义。他主张通过对历史与经典的诠释,呼应其所处的时势,将自身的伦理——政治实践融入历史之中。达成之道在于:设身处地地进入历史情境,共其忧患,让历史中那些思考与决断的可能性向自身开放,成为自身生存的可能性与生命经验,综参时、势、经、义,以求得中道。船山认为君子只有不断以此方式返回经史,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实践智慧,通达内圣外王之道。  相似文献   
14.
腐败现象古来有之,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的行动之下,我国的腐败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德治与法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悠然 《职业》2010,(13)
从刚来北京为生存在西三旗卖串到做分类广告,从入职影视公司、广告公司、办瓜子厂到体育用品公司到教育培训公司再到特卫国际和心理资本管理,历经了大大小小七家公司共二十几份工作;从刚来北京的几百元到几千元到几万元再到年营业额几十万、几百万……贾岛,北京零点零国际心理资本管理机构CEO,一个秉性醇厚、随喜、随性、随缘的京城舞者,用坚强和睿智抒写了一部值得当下无数蜗居着、蚁族着的奋斗者们传阅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6.
陆传英 《职业》2013,(16):73-73
古代职场有异于现代职场,但古今往往惊人的相似,历史和现实其实是一个迂回的大循环,且古人智慧更彰显光芒,往往令今人黯然失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职道栏目从本期开始推出“史说职场”系列,《职业》编辑将选取一些生动的历史小故事,供读者品味,望能给现代职场以点滴启示和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以史为鉴与道德评判--论司马光的咏史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咏史之作与那些以文学才能著称的诗人所作咏史诗判然有别.不以寄托见长,而主要蕴含了作者的历史意识和道德评判.他的咏史诗与他的史论相呼应,又似读史札记,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领导用人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治国之道的核心所在。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在用人之道方面的论述和实践,在古代史书中有大量记载。借鉴古代用人之道,其意义在于以史为鉴,建立和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通过体制和制度创新,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地把全社会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囊括其中,以加快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虽然主动改革是痛苦、艰难的,但任何被动改革及其后可能出现的变革都更容易带来灾难性后果,尤其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因此,主动改革是中国实现社会平稳转型的理想选择,但需以更为审慎和清醒的态度把握主动改革。在主动改革进程中,要避免权力中心二元甚至多元化,创造相对稳定和默契的国际环境,形成改革合力,减少或避免改革误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