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59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258篇
管理学   3986篇
劳动科学   126篇
民族学   583篇
人才学   511篇
人口学   56篇
丛书文集   9432篇
理论方法论   1558篇
综合类   16907篇
社会学   1714篇
统计学   618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780篇
  2022年   722篇
  2021年   837篇
  2020年   640篇
  2019年   720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1045篇
  2014年   2146篇
  2013年   1804篇
  2012年   2196篇
  2011年   2449篇
  2010年   2276篇
  2009年   2376篇
  2008年   3116篇
  2007年   2247篇
  2006年   1907篇
  2005年   1690篇
  2004年   1506篇
  2003年   1266篇
  2002年   1255篇
  2001年   981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孔子的富贵观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世人应否追求富贵,怎样处理富贵与道义的关系,以及富裕之后还当如何等问题在《论语》中都有论述。孔子的这些论述,对当代人们创业致富,以义求利,以及坚持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仍然具有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2.
本文通过对价值、价格及供求相互之间关系的分析.说明价格木质上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供求的基础,供求是价值的人格化──经济人在市场上的表现。同时指出在西方经济学大量传入中国的当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然是经济学大厦的牢固基石。  相似文献   
133.
事实与价值──决策中的两类前提、两种评价和两种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行为决策的角度出发,对价值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在行为决策中,存在两类范畴不同的前提:即事实前提与价值前提。两类前提之间的不可化约性决定了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价时会有两种不能相互替代的评价:即真值评价和价值评价。事实上,两类前提的具备和两种评价的进行是在两种过程中完成的;即与事实有关的认知搜索过程和与价值有关的欲望水平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34.
135.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人的社会关系的日趋丰富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价值、开发价值、塑造价值、激励价值、规范价值。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实践性;在理念、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实现创新性;以“三个代表”作为道德之基,立身之本,坚持先进性;建立“主体———主体”平等交往、双方互动的教育模式,突出主体性;通过“现代人”所具有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规范的养成,做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6.
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基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7.
该研究把人的非完全理性和市场非有效对公司经理人投融资行为的影响融入公司价值的形成过程,构建了公司的价值体系,分析了公司价值形成的反身性机制。用公司价值预期与公司真实的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来建立实证模型,检验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公司价值创造效率与市场的价值预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首先,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价值预期存在偏离,表现为高估低内在价值的公司和低估高内在价值的公司;其次,这种市场预期的偏差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具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阻碍公司价值的创造。实证结果证明了公司价值形成反身机制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38.
政府部门与企业同属社会公共组织,两者的绩效评估具有可比性。政府绩效评估和企业绩效评估可以相互借鉴:政府绩效评估可以借鉴企业绩效评估的评估技术、价值导向、评估方法;政府绩效评估可以引导企业绩效评估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9.
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主体的行为选择方式的差异。传统文化,尤其是工业文化的“崇尚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的弊端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到来日益显现。生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其“崇尚节俭,追求创造”的价值取向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0.
夏太生 《学术交流》2006,(8):160-162
孤愤意识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的主体意识。然而追根溯源,究竟谁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孤愤意识的作家,这个问题鲜有人论及。屈原是第一个在文学作品中系统表达孤愤意识的署名作家,是中国孤愤文学之祖。屈原的孤愤诗作的美学价值在于具有悲壮、崇高的悲剧美,桀骜不驯的个性张扬之美,香草美人的意境之美,眷念祖国的情感之美。屈原的孤愤文学作品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后世无数的作家多受其熏陶,孤愤意识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主旋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