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91篇 |
免费 | 158篇 |
国内免费 | 8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79篇 |
劳动科学 | 51篇 |
民族学 | 199篇 |
人才学 | 164篇 |
人口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1894篇 |
理论方法论 | 342篇 |
综合类 | 4737篇 |
社会学 | 885篇 |
统计学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159篇 |
2021年 | 216篇 |
2020年 | 184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77篇 |
2015年 | 271篇 |
2014年 | 642篇 |
2013年 | 539篇 |
2012年 | 637篇 |
2011年 | 666篇 |
2010年 | 629篇 |
2009年 | 656篇 |
2008年 | 737篇 |
2007年 | 572篇 |
2006年 | 415篇 |
2005年 | 397篇 |
2004年 | 352篇 |
2003年 | 298篇 |
2002年 | 309篇 |
2001年 | 271篇 |
2000年 | 208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罗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2):120-122
姐妹型故事大多交融于"蛇郎"、"神蛙"型故事中,是民间故事中围绕女性间矛盾纠葛、揭示女性道德品行的故事类型,承担着对女性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72.
丁光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5):50-53,62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虽以男性为主要描写对象,但透过这些男性形象与对应的女性形象的关系可以看出,池莉自始至终都以女性意识来关照其作品中的人物:呼唤男子汉的女性意识增强了男性的角色意识;要求丈夫尊重、重视、认同的意识使男主人公更加清醒地认识现实、承担责任;女性主体意识的张扬使男人从男性中心幻觉中跌落,自觉地修炼自身、确立自己. 相似文献
973.
袁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3):27-28,43
通过对80-90年代我国公安题材影视剧的观察、分析,认为这些作品在塑造典型人物上不够丰满、深刻,因此提出要塑造鲜活的,令人可信的,能教育人,鼓舞人的公安人员形象。 相似文献
97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形象的魅力:“形象”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在各类媒体上,也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这表明,形象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但人们并不是以同一尺度来使用这个概念的:有人把它看作物体在意识中的呈现;有人把它看作人与物的外貌;有人把它看作精神的显现;有人把它看作主、客观的统一总之,各取其需,说也无妨,听也无妨。 相似文献
975.
《弗兰肯斯坦》中女性形象丰富、寓意深刻,折射出这部作品所蕴藏的玛丽.雪莱极具洞察力的、极具远见性的女性观,其中包括对十九世纪初西方女性的生存状况、女性的奴化与反抗意识以及对女性出路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76.
张体坤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128-131
通过对沈从文笔下的不同女性形象及创作态度的分析,指出了作家对女性的态度和认知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对女性的抒写上有一个明显的分离和整合的过程。沈从文在创作后期试图用一种基于生命的美学观点来整合自己创作中的这种矛盾和分歧,从而使其笔下的乡村和都市具有了某种内在的统一性,构成了一个独特而自足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977.
曹雅涵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1)
该文采用心理学分析方法阐释阿城《棋王》中的王一生形象,发掘王一生形象的心理学内涵:生命本能、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从他身上反映出来的集体无意识。并由此发现:以阿城为代表的文革后的作家逐渐与五四新文化运运取得联系,塑造出富有人文蕴含和真实个性的人物形象,充分肯定了个体价值,这能够给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8.
郝日虹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3)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余华"先锋小说"中表现出的对死亡、灾难、暴力的迷恋以及自觉的文体意识,一直是评论者关注的焦点,但却鲜有评论者从他"先锋小说"中的孩子形象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实际上,余华通过对孩子的游戏方式、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成人世界的关系的描写以及颠覆对孩子纯真、善良的传统认知,实现了他奉行的"另一种真实"的创作理念,传达了深刻绝望的后现代情绪,也完成了将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深入探索,是对现当代文学中孩子叙述的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979.
当今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元素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文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
20世纪90年代至今,好莱坞的中国热经久不衰,中国故事、演员、功夫等元素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常用因素.这是好莱坞进军中国电影市场的策略,也是伴随当今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加,华人/华裔电影人在好莱坞影响增大的结果.但与此同时,好莱坞的中国形象仍有角色类型单一、角色地位轻微与角色形象负面等许多局限,显示在长期隔膜与偏见中所形成的好莱坞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并非轻易能够改变.华人/华裔电影人要积极努力塑造多元化的银幕形象来改变这一现状,改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80.
颊谷之会是<春秋>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左传>和<谷梁传>确立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其他典籍对故事进行了不断的创作.这些创作都旨在塑造出孔子作为政治家的形象. 颊谷之会中呈现的孔子形象对于全面理解真实的孔子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