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41.
赵敦华 《河北学刊》2007,27(1):37-44
2004年第1期《河北学刊》发表了我的《休谟的经验论真的摆脱了矛盾吗》一文。同年,我在给北京大学哲学系2004级研究生讲课时,组织同学们对这篇文章展开讨论。周萌萌所写的《印象与观念之间隐含着因果联系的时间结构吗》一文,原是这门课的期末作业,对我的观点提出质疑,我给了她很好的成绩,后发表在《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今年,我在给2005级研究生讲课时,首先对周萌萌的文章予以回应,然后鼓励同学们对我的文章继续开展讨论。现将讨论结果整理如下,以期引起哲学界同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进而将休谟哲学的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242.
“商业”是理解休谟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不可忽视的核心构成。休谟强调财产权是一个社会的基础,确立以财产权为核心的正义规则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商业”的繁荣,从而带来公共效用的积累和社会美德的增长。以财产权及其正义规则为内在要求的“商业”,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进而形塑了“现代”道德世界和政治世界。从对商业的讨论可以发现,休谟的正义理论并非一种纯粹的财产权理论,而是一种正义如何促进公共美德和塑造现代制度的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的深刻说明,也是一种为现代商业文明提供多层次辩护的道德与政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43.
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反杜林论》,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伦理学维度"休谟问题"的批判与超越,它明确了伦理道德根源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并在事实领域论述了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进而阐明了实现共产主义与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成功跨越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鸿沟.这种批判与超越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4.
先验经验主义往往被用来界定德勒兹哲学的根本特征, 但这个名号本身就包含着有待澄清的种 种难点和疑点。 学界往往倾向于将先验性等同于内在性, 进而仅将先验经验主义看作德勒兹的生命论的另一 种体现。 但实际上, 在德勒兹的早期思想发展之中, 先验性已然呈现出某种与内在性深刻对立的动机。 此种 对立最早出现于他对休谟问题的独到回应, 后在 《差异与重复》 中呈现得尤为清晰。 从时间的第一种综合 到微分式的理念论, 从经验到先验, 从休谟到康德, 这条隐含的线索也标志着德勒兹思想出现过的最为关键 的否定性裂痕。 在晚近的法国思想之中, 梅亚苏的思辨唯物论及其核心命题 “唯有偶然性是必然的” 似乎 正是先验经验主义的最极端而深刻的推进。  相似文献   
245.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 :以往的道德学体系总是先按“是”的规则进行推理 ,但却突然地、不知不觉地过渡到用“应当”提出规范。从“是”过渡到“应当”的根据是什么 ?人们却没有给出相应的证明。[1] 在休谟看来 ,这种从以“是”为系动词的事实命题向以“应当”为系动词的伦理 (价值 )命题之跳跃是缺乏逻辑根据的。这就是所谓休谟问题[2 ] 。休谟问题震动了哲学界。此后 ,西方许多哲学家讨论过这个问题 ,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一时 ,“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描述与规范、认识与评价、事实判断与价值  相似文献   
246.
如果人们早一些读懂休谟,政治哲学史或将改写。休谟政治哲学包含大量深刻洞见,却没有被认真对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休谟的科学倾向(试图建立道德与政治生活中的牛顿力学)所导致的理解困难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学界试图以社会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尤其是演化博弈论重新发掘休谟的政治哲学思想。以演化博弈论解读休谟的政治哲学,一方面可以使休谟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如惯例、财产权的起源等获得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演化博弈论可以为休谟的洞见提供坚实的证明。此外,在休谟对财产权的论述中,休谟认为财产权的效力来源于打破这一惯例所带来的不便。这实际上提示了一条跨越“是”与“应当”的途径——藉由对后果的反思建立规范性。换言之,休谟的文本之中即蕴含着打破“是”与“应当”区隔的线索。  相似文献   
247.
形而上学家试图对于这个世界是什么以及之为何提供一种“形而上学解释”,在力求其理论和经典物理学相拟合的同时,也会援引科学实践与科学结论来作为自己的预设或者佐证自己的立场。哲学家大卫·刘易斯的休谟式随附工程就是这样的一种努力。在强制阐释的框架内来审视,休谟式随附是一种强制(动机)阐释,其错误根源在于认为一种好的理论必须是“还原”的。通过因果功能主义径路的指引,人们可以探寻哲学研究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48.
新弗雷格主义是当前较为活跃的数学哲学思潮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莱特和黑尔认为通过二阶逻辑和抽象原则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证成弗雷格的逻辑主义。但许多学者对抽象原则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其中引起激烈争论的就是良莠不齐反驳。在简要回顾新弗雷格主义和抽象原则的背景基础上,总结良莠不齐反驳的三个重要方面:不一致的抽象原则,例如公理V和序数原则;两两不一致但自身一致的抽象原则,例如奇偶原则和麻烦原则;两两不一致但自身保守的抽象原则,例如分身原则;相应地,莱特和威尔给出了一系列可接受的抽象原则的标准:一致性、保守性、无界性、第二保守性、朴实性、稳定性、平和性等等。  相似文献   
249.
在英美数学哲学领域的新近讨论中,新逻辑主义是比较活跃的一派观点.新逻辑主义继承弗雷格逻辑主义纲领的要义,并从弗雷格的文献中获得启发,主张以算术为主的数学系统可以通过一致的抽象原则还原为二阶逻辑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