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42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法律的正当性论证经历了多次的否定过程。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自然法被斥为抽象的空谈,实在法转而从社会事实中寻求正当性。"休谟问题"提出之后,从社会事实寻求法律的正当性也被称为"自然主义谬误"。后来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把正当性转变为有效性,转而从法律内部寻求正当性,但是理论的最后根基仍然跳不出"休谟问题"的限制。法律作为实践理性,目的在于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指引,解决法律问题,实现社会公正,所以把纯粹理论的"休谟问题"引入实践的法学领域是不明智的。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认识过程之后,坦然面对法学的实践理性属性,以实践的态度来理解和对待"休谟问题",才是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社会事实之间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人格同一性(自我等同、自我同一性)问题是当代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这一问题产生于近代哲学,尤其是洛克哲学。洛克是为了反对笛卡尔把"自我"或"人格"等同于精神实体才提出"人格"及其同一性问题的。洛克的"人格"概念直接导致了康德的"先验自我",间接影响了现象学的产生;而洛克关于人格的"记忆标准"尽管遭到众多批评但仍然是目前最好的标准。  相似文献   
63.
目前,学界在对大卫·休谟尤其是对亚当·斯密的政治思想研讨中,往往将视角集中于自由、权利、民主等理论范式上,不同程度上忽视了权威、义务、责任等价值理念。实际上,无论是休谟还是斯密都曾对这两组思想理念进行过整全性的思考与探究,即他们的理论充分凸显了在自由民主宪政政体制下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的重要性。他们批判了契约论者关于政治权成基于“自愿同意”、政治义务基于“承诺”的观点,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建立在“权能原则”与“实利原则”的基础上,并在“交互义务”的前提下强调公民对公共权力的认同感、责任感与忠诚感。  相似文献   
64.
休谟在他的经济论文<论商业><论贸易平衡><论贸易的猜忌>中阐述了自由贸易理论.其核心思想包括: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对自由贸易的积极作用的肯定;反对政府设置各种贸易壁垒禁止进口;反对广泛流行的贸易猜忌思想,鼓励竞争.他的自由贸易理论不仅对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也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抨击与抵制以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但其理论缺陷在于他的自由贸易理论是在不合理的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65.
休谟的怀疑论充分反映出了直观思维方式的缺点 ,启发康德设定了主体能动性的思想。黑格尔基于他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刻理解 ,进一步发挥了康德的主体能动性的思想 ,提出了与古代形而上学以来传统的直观思维方式相对立的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6.
颜景虎  陈文殿 《齐鲁学刊》2005,4(5):123-126
休谟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休谟哲学从对经验主义立场的肯定到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怀疑,这一哲学思想的变化对自近代以来的认识论哲学的怀疑论思想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它开启了康德哲学对理性的重新考察以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历程。同时,体谟的怀疑主义思想对胡塞尔开启的现象学运动,对欧美分析哲学、欧洲大陆的存在主义哲学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本文主要研究了从休谟到胡塞尔哲学中经验概念的变化 ,指出了从近代经验主义到现象学中经验的向内转的趋势。休谟对洛克的经验概念进行改造 ,使经验由一种对外在刺激的表象转向经验的内在自我呈现 ,而胡塞尔则认为真正的经验应是纳入先验意识结构的内在经验 ,休谟的“内在经验”仍然是外在于主体先验意识结构的外在经验。经验内涵的这种由外而内的转向为现象学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文章试图对休谟在道德起源问题上的情感主义方法做一分析 ,认为休谟在运用同情或情感类推这一实验推理方法上有其独有的理性和机制上的特征 ,休谟以个人价值构成的社会化即情感类推的理性功利机制来阐明道德的形成 ,并以此消解个人与社会及阶级矛盾 ,这一情感类推、泛化的情感主义方法为后来之功利主义者继承与光大 ,并对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价值系统控制论——从感知控制到生态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深层生态伦理的理论困难提出一个解决途径,这就是在W.T.Powers感知控制论的基础上,建立我们的价值系统控制论。它解构了笛卡儿的主客二分传统教条,从系统与环境的不对称关系上重构了我们的新的价值视野,从而为深层生态文明建立了较好的价值学基础。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