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8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2072篇
劳动科学   355篇
民族学   227篇
人才学   550篇
人口学   67篇
丛书文集   1978篇
理论方法论   619篇
综合类   5656篇
社会学   1257篇
统计学   36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961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902篇
  2011年   1222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999篇
  2008年   1410篇
  2007年   716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494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生产力标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曾从不同角度提出过生产力标准思想。本文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发展过程作了较详细的考察和论证 ,以便能准确地理解和科学运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992.
论实践合理化的实质内涵与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合理性或合理化问题是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实践活动的负效应的检讨、反思、评价而提出的。实践合理化的实质是主体人依据科学合理的理性观和价值标准对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正当性的反思、评价和规范,以实现实践活动有利于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实践合理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价值合理化、目的合理化和工具合理化三个方面。实践合理化的评价标准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合价值与合工具的统一、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真利善美的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践合理化追求的终极目标,实践的合理化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就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分别提出的“生产力标准”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网络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随着新技术的推广使用,网络案件也大量涌现.目前我国已审理的网络侵权案件的管辖冲突,基本上没有涉及国际范围的冲突,大体上仍然逡巡在传统的管辖标准中寻求解决的方案,尤其注重通过司法解释等方法将原有管辖规则适用于网络案件.实务界和理论界虽已对网络管辖权的问题进行了相当多的讨论与研究,并已作出诸多贡献,但目前并无一致或令人信服的结论,还需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5.
论WTO规则调整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法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中州学刊》2004,6(3):196-199
WTO成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技术法规水平;非歧视地制定和实施标准、技术法规.而克服中国产品出口面临的外国标准方面的贸易障碍,一个重要途径是努力达成与贸易伙伴国的相互承认合格评定结果的协议.  相似文献   
996.
何种科学奖励系统才是合理的?"普遍主义"曾一度为学界所公认,并以此为标准形成了科学奖励的普遍主义模型.随着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发展,SSK学者对普遍主义模型提出了批判,S.科尔等学者则对普遍主义模型进行了反省,这些批判与反省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科学奖励系统的实质及普遍主义规则的效用性,而且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创建更为合理的、新型的科学奖励模型?  相似文献   
997.
托马斯·阿奎那巧妙地把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公共利益观念与基督教教义调和起来,形成了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神学公共利益理论.这一理论在公共利益的构成要素、类别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强调公共利益是国家的目的所在、是政权正当性的评判标准、是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成因;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既突出公共利益的相对优越性,但同时也不否认个人利益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998.
辜鸿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本体的理解和认知,完全以西方的人文视野及其价值观作为参照,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比照中审视和言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果,因此,不宜以正宗国学的标准要求他;换句话说,辜鸿铭是在向外国人讲述他们绝少了解的中国历史文化,这固然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