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92篇 |
免费 | 240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638篇 |
劳动科学 | 159篇 |
民族学 | 185篇 |
人才学 | 930篇 |
人口学 | 38篇 |
丛书文集 | 2660篇 |
理论方法论 | 1037篇 |
综合类 | 6317篇 |
社会学 | 2390篇 |
统计学 | 3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8篇 |
2023年 | 305篇 |
2022年 | 341篇 |
2021年 | 473篇 |
2020年 | 392篇 |
2019年 | 488篇 |
2018年 | 170篇 |
2017年 | 320篇 |
2016年 | 507篇 |
2015年 | 655篇 |
2014年 | 1265篇 |
2013年 | 1118篇 |
2012年 | 1210篇 |
2011年 | 1390篇 |
2010年 | 1249篇 |
2009年 | 1292篇 |
2008年 | 1187篇 |
2007年 | 900篇 |
2006年 | 751篇 |
2005年 | 702篇 |
2004年 | 463篇 |
2003年 | 421篇 |
2002年 | 288篇 |
2001年 | 271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61.
262.
由重庆师范大学邓正琦教授、李碧宏副教授撰写的专著《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研究——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为例》,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渝鄂湘黔跨省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经济力量整合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跨省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的佳作。该书由理论篇、综合篇和专题篇构成,它不仅系统构建了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研究框架,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扩展了跨省交界民族地区经济的研究内容。概括起来,该专著具有如下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63.
论服务行政模式中的组织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于组织的宏观理论研究中,现在去探讨未来组织的制度和体制显得为时尚早,然而从组织的整合机制入手,却可以把我们导向设计未来组织制度和体制的正确方向。在公共行政发展的历史坐标中,我们看到公共组织发展史实质上是权威整合、竞争整合和合作整合三种基本的和主要的组织整合机制的依次介入并取得主导话语权。和谐社会中的服务行政必然要求和生成以合作整合占主导的三元公共组织整合机制,这也势必要求公共组织从“内、外、上、下”等方面进行通体的合作型变革。 相似文献
264.
差序格局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表述,成为描述"乡土本色"的关键词。但是,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差序格局所表述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改变,由此,对差序格局进行再解释,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学界的一大关注点。学界所希望的理想结果在于,通过对差序格局的再解释,重新认识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并在此过程中,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概念。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关系等视角,在对差序格局的重新理解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毋庸置疑,这些理解,未能在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力图使差序格局概念的"普世化"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路径,远没有达到把握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目的,差序格局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从而使之成为具有足够强的解释力的普世性的概念。这三篇论文在领会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度理解,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这个研究路径出发,对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理解。以行动单位的视角来理解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不仅继承了差序格局所内含的中西社会结构比较的视野,而且,更进一步,从"乡土中国"时代的中西比较进入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区域差异比较;行动单位的视角,不仅打破了对差序格局概念下的乡土中国的想像,而且,还在村庄研究的论域中,结合了村庄结构与村庄关系的分析;而对于鲁西南小亲族主导型村庄的个案素描,则是对行动单位这一分析框架的具体展示,并揭示出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265.
朴英爱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其分化为一系列的产业是发展农业的关键。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最有效的组织载体。而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发展我国的合作经济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社区合作、专业合作及类似日本“农协”的综合性合作社。 相似文献
266.
本文在简要概述粤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回顾粤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概况的基础上,展现了21世纪粤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结合粤澳各自的发展特点,就如何促进新世纪两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6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加入WTO后 ,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并根据合作金融机构自身的特点、优势和机遇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8.
跨国公司R&D活动的变迁及对我国企业应变策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的R&D活动伴随着其经济扩张,大致沿着分散化—全球化而展开。R&D优势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当前跨国公司研发活动主要采取R&D战略合作形式,这种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联盟已经日益成为重要的、影响广泛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根据我国跨国公司的研发现状,结合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研发的历史变迁轨迹,我国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应变策略。 相似文献
269.
基于政治社会学的社会交换理论提出依附型合作的概念,认为儒士与专制王权之间存在依附型合作关系.儒家所特有的政治资源使得依附型合作具有可能性,而合作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儒士与王权的共同努力和相互认同,这种合作关系在汉代中期得以实现.依附型合作不仅仅是对儒士政治地位的静态描述,更体现为儒士与王权之间的一种政治博弈的互动模式.儒士与王权之间的这种合作互动关系持续于整个古代中国,是王权政治得以长期存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70.
2007年中亚形势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颜色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至今政局不稳,而乌兹别克斯坦的危机潜在,费尔干纳地区形势还不容乐观.二、"颜色革命"2005年在中亚受阻,美国正在调整其中亚战略,正在推动的"大中亚计划"旨在架空或掏空上海合作组织.三、中亚的"三股势力"已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中亚的极端势力走向可能是:将继续由乌兹别克斯坦向外扩散;宗教名义下的政治运动寻求新的突破口;组织变异加速,更加极端,打击难度增加.四、中亚油气资源的开发、争夺与合作.五、中国与中亚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在稳定发展.同时,中亚国家的投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