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15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任朝霞 《东岳论丛》2012,33(5):112-116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在较大学生的宗教性归因现象进行探讨.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40名基督教神学生和普通高校本科大学生102人为有效被试.其次借鉴国外类似研究结合国内现实状况和测试目的设计12个不同性质的虚拟小故事测试他们是否存在宗教性归因倾向差异.测试结果显示:1)信徒归因风格对宗教性归因倾向具有显著影响;2)有、无宗教信仰导致宗教性归因倾向差异显著;3)宗教信仰者的信仰程度不同也会造成宗教性归因的显著差异,并体现在行为结果中;4)事件的积极或消极维度对宗教性归因倾向有显著影响.该结果对了解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其宗教性归因倾向、原因及功效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2.
在思想教育工作实践中,恰当的运用归因理论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 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3.
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归因风格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具有的独特的归因认知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特有的归因倾向,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语句解释的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实验法。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信心或信念,多种量表的编制使得对其科学的测量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在学业、心理健康等领域里,归因风格与自我效能感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64.
归因训练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课堂的成就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改变高中生课堂情境的成败归因倾向和增强高中生成就动机水平,提高其学业成绩。归因训练促使了学生良好态度和情感的形成,使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地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65.
采用自编的成败归因量表对重庆市不同职业阶层的民众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民众成败归因的因素既有现实因素也有宿命因素,在成败归因上看重"能力"和"努力"等现实因素,但"缘分"等宿命因素也是其归因的重要内容;成败归因在大多数因素上存在职业差异和事件差异,但基本上不存在性别差异;成功归因与失败归因之间存在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66.
367.
368.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现象,其较为显著地表现在社会公德失范和学校道德失范两方面,主要原因包括西方不良思潮的传入、教育方式的偏差和公共权力的失范。应当从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转变思想道德教育观念三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369.
城市公共资源在不同群体间的配置失衡,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根据新制度主义的三大范式,构建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分析框架,发现分割型管理制度、政府行为主义及自我认知困境是造成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三重归因.建立统一的社会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官员行为管理及提高农民工身份认同是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消解路径.  相似文献   
3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