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16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文章在西方行为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社会成就归因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并运用实证调查资料对理论进行假设检验,分析影响社会成就归因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成就归因与个体行为归因具有同样的规律;社会成就归因理论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运行状况具有比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72.
浮躁不居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通病,也无情地侵染了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对于学习成长和心智尚不成熟的莘莘学子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质量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文章就高职大学生浮躁心理的现状考量、主要表现、归因分析和矫治策略作了系统的梳理,有利于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他们的心理"明媚"与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573.
广告传播的文化效应是巨大的。美国经济史学家戴维·波特说过,广告是很有限的几个起社会控制作用的机构中货真价实的一个。它对文化传播的正负效应促使广告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文化责任,具有高度的系统文化意识,广告传播才有可能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574.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新闻作为争抢读者眼球的利器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传播者人文精神的缺失等原因,不少社会新闻表现出人文关怀的缺失,譬如漠视人的尊严、对弱势者的轻视甚至歧视,以及对事故及灾难报道的非理性等.针对此现象,当前要从倡导传媒人宽广的人文情怀、多些换位思考及追求新闻的人文价值观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575.
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倾向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国忠 《阴山学刊》2002,15(1):92-95
学业成就归因是学生对其学业成就的原因进行追寻、解释和评价的过程。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和调查研究 ,学生对学业成就归因的因素主要有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教师教学等。这种对学业成就归因的结果对学生的情感反应、学习动机、学业成就的期待和抱负水平等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6.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迅猛,扩招后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大学就业指导中适当的运用归因理论,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大学生的就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从而有效地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科学的指导,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577.
在我国新旧体制交替、利益分配格局以及社会整体结构转变的背景下,人民的政治价值观念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不得不使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之间要进行博弈来获得有限社会资源的归属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对社会安全的潜在威胁,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构建社会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与社会的安全是分不开的,安全是他们之间的一个桥梁,有利于预防和消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8.
基于消费者归因和期望理论,引入负面归因和消费者CSR期望两个变量,分析两种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故意行为和无意行为)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故意行为和无意行为均能正向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的感知,但是感知存在差异性,消费者对故意行为的感知更高;这种感知的差异性来源于消费者对两种行为负面归因的差异性,负面归因起到了中介作用;消费者CSR期望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与消费者感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9.
580.
人的期望具有神奇的效应,因为它能不知不觉改变我们对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最终得到不同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教育学实验证明这种期望效应的存在。这个对每个教育工作者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