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15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阐明就业性别歧视的表现和产生的归因,提出就业政策实现性别公正的路径选择:以性别需求为导向,实施切实有效的就业性别保护政策;以专项立法为保障,建立专门受理就业性别歧视投诉的机构;以性别分析为依据,完善就业公共政策的监测评估机制;引入性别意识和完善教育机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2.
王照国  彭灿 《管理与财富》2009,(1):17-17,21
服务补救是当前顾客关系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众多营销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顾客感知的服务公平性对其感知的服务质量效果会直接影响企业服务补救,从而使顾客的再购买行为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3.
择业心理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大学生就业有较大影响,对715名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择业自我效能感与择业归因方式的关系及择业自我效能感在择业归因方式和择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择业归因方式对择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素质类归因方式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支持类归因方式对择业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择业自我效能感在个人素质和社会支持类归因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机会运气、求职知识、个人努力和积极情绪类归因方式与择业焦虑之间起着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4.
在刑事医疗诉讼中, 鉴定机构和法院的关系应当是刑法上“归因”与“归责”的关系。归因是因果关系的判断, 是事实判断;归责是刑事责任的判断, 是价值判断。中国刑法中所使用的“归责”不同于大陆法系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使用的“归责”, 区分归因与归责对于准确界定鉴定机构和法院之间的功能与角色以及医疗诉讼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西部农村社会的利益分化正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解析利益分化应从物质利益分化、政治利益分化和精神利益分化的维度来进行。西部农村社会不同阶层群体间利益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人力资本存量差异、体制机制调整、初始条件差异等。要理性地看待利益分化问题,尤其在实现后发赶超进程中西部农村社会还必须要在公平原则下保持适度利益分化。  相似文献   
86.
87.
田辉 《人才瞭望》2006,(6):18-19
随着人才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压力加重。企业员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如果绩效考评不当,给员工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从而可能导致不当行为的产生。正如我们所知,行为是在自我心理的外在表现,同时又受到环境和社会情绪的影响。心理学家从各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从而产生了如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以及效能理论等众多的动机理论。其中,凯利的归因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更是广泛。但是现阶段人们对员工绩效行为的归因只是停留在个人生活或长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因而是不明确的,不能发挥这种理论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88.
天行健和易得方舟等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宣告了曾经红极一时的大学生创业狂潮开始走向理性发展阶段。深入分析这两个大学生创业失败典型案例,可知创业经验缺乏、压力承受力不够、拥有资源和资金少是他们创业失败的直接原因。此外,在创业过程中出现反失败偏差、过度自信和承诺升级等,也是他们创业失败的常见认知根源。  相似文献   
89.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实践表明,归因理论适应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师生合理运用归因理论,可以确保教学顺利有序地进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和激情,克服语言自卑感和习得无助感,激发并维持学习动机。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努力做到正确进行成败归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帮助他们客观地自我归因,使他们建立并维持对英语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被动式"为"主动式"。  相似文献   
9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辅导员从单一的政治引路人角色转变为集教育、管理、协调、服务于一体的多重角色,导致其角色冲突加剧。由于现实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必将受到比专业教师更多的角色冲突所带来的困扰。走职业化、专业化之路是解决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