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42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孙洁 《现代妇女》2014,(12):338-340
历史剧作为影像的重题材,可发掘的空间是巨大的。我们有雄厚的历史积淀和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来拓展中国电影电视历史文化的空间。发掘、升华中国历史文化中蕴含的古典人丈情怀,并将其转化为现代资源,不失为中国历史剧本土化的策略。这一点,在提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或许能给中国历史题材电影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2.
唐浩明、二月河是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两位突出代表,理论界对两者历史小说的批评一般停留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和雅俗定位上,缺乏针对性。笔者认为唐浩明、二月河的创作都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与河东风土的"重实轻名",是使唐浩明与二月河的文学作品在创作动机、艺术品位等方面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不仅扩大和深化了表现领域,获得了批判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持和精神资源,而且改变了传统历史小说注重情节演绎的叙述模式,拓宽和丰富了历史小说的写作途径与探索空间,实现了历史小说在文体和审美形态上的创新与多样化。  相似文献   
34.
莫言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从想象民间开始,实现了再造历史的目的,在这种虚构的历史时间与空间语境下,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主观化历史文本理解方式。而想象民间源于他对苦难感受的切身体会,源于他对善恶、美丑相生相依的现实世界的欲望书写,从而达到了他对客观化历史做出主观化艺术处理的文本意图。  相似文献   
35.
二月河、唐浩明、凌力等人的历史小说,近年来之所以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创作实践中,对历史文化传统既有眷恋认同和不割断不颠覆的一面,同时又有突破和创新的一面。无论是他们探索的建设性还是局限性,对于当代文学创作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中国传统历史小说家自觉地附庸于传统史学家 ,以文学作品重述历史著作。这一历史小说的传统在近代开始动摇。近代历史小说悄悄地走进了小说的转型阶段 ,趋向着小说艺术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 ,而李人的创作尤以突出的艺术成就突破了传统的束缚 ,为历史小说创作带来了新的风貌 ,为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8.
新时期历史题材小说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史.作为八九十年代文学的重镇,它本身就是一部蕴含丰富的跨世纪文化启示录,曾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步履,日益鲜明地呈现出现代性的特征.而作为与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精神连接的特殊文类,它的立足民族"根"性的创化,又可对现代性偏至即"现代性等于西方性"起到一定的调节纠偏作用.本文主要就历史题材小说思想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作一探讨,力图通过这方面的归纳、梳理和总结,为历史题材小说在新世纪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9.
长篇历史小说是历史与诗学的结合,《洛神》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又艺术地把握、铺演历史。小说塑造人物艺术形象的成功之处在于探究人性的幽微;小说诗意的叙事主要表现在诗文互涉、诗意叙事与心理抒情三方面。  相似文献   
40.
傅修海 《兰州学刊》2008,(7):189-192
长篇巨制《白门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其以“节奏”艺术为结构指归,把文本情绪结构作为维系本体,追求一种文本情绪内在的完整性,从而超越了以情节和故事完整性为主的僵化结构理念,进而提出“结构即节奏”的主张。《白门柳》的这些努力,对当下长篇小说结构艺术突围,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