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0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管理学   1678篇
劳动科学   55篇
民族学   1337篇
人才学   453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5590篇
理论方法论   1067篇
综合类   11176篇
社会学   1920篇
统计学   231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447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1594篇
  2013年   1271篇
  2012年   1518篇
  2011年   1704篇
  2010年   1500篇
  2009年   1552篇
  2008年   2019篇
  2007年   1426篇
  2006年   1198篇
  2005年   1150篇
  2004年   934篇
  2003年   819篇
  2002年   717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面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 ,应联系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现实实践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结合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体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际 ,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应有的时代创新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2.
写作文化是一个具有多层结构的精神文化整体,是人类精神智慧的一种精致的符号化生存形式。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写作文化,业已发生深刻的危机,原因既来自转型期的以“物化”为标志的现实社会,又来自失落了人文精神理想的写作文化主体。作为写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写作学科,在曾经受到“补课论”、“取消论”的责难后,目前又遭到“多余文化论”的指责。本文强调:当代写作文化应振作主体精神,强化使命意识,在重塑人文精神品格、营造时代文化氛围、建构民族文化素质、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主动积极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曹植在创作中广泛地吸收了前代文学传统的营养,同时,又敢于突破传统的藩篱,大胆创新,他有机地融汇了诗、骚精神,充分地发扬了比兴传统,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4.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达二千余年之久,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封建社会延续如此长久,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35.
136.
本文认为基于网络教学的特点和目前的软、硬件条件,网络教学必须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特色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和团队协作教学的原则.尽管目前网络教学存在着种种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将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妥善结合起来,必将使大学外语教学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7.
使用传统的判案理论系统分析了拉伦茨氏的方法论体系。指出,拉伦茨氏方法论的基础是欧洲传统“名判”逻辑,其设定目标乃个案公决。拉伦茨氏强调了法官“续造法”的权力。所续造的“法”不是条法,而是曾经自主运用诸条法的模式,它理应有“现行法”的拘束力。“条法库”的缺漏由审判员以法律运用技术补足。诸准则之不谐或与宪法条法的不谐需赖“法益衡量”调谐。分析结论是,拉伦茨氏片面突出法官的自主地位,其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法治社会一种尚需调制的折衷系统。  相似文献   
138.
环境道德是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萌生和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环境道德思想;我国“天人合一”学说认为自然万物之问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应该说这种关系的本身就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和重视生态和谐的思想,这是中国传统环境道德的根本观点和理论基础。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内容相整合,提高环境意识,以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21世纪的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39.
我国职业农民的产生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建勋 《职业时空》2005,(18):20-21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传统农民要想致富奔小康存在许多困难,尤其因资金短缺、素质低下、小农经营等问题,往往使很多好的想法无法实现。职业农民作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职业群体,是农业内部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职业农民(farmer)是指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相似文献   
140.
病虫害的发生是“反常”,是由于气的正常运动受到了干拢,偏离了常规。气的运动之所以会偏离常规,则是由人们违反自然的不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防止病虫为害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根据气阴阳运动规律,严格按照天时地宜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