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3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管理学   1678篇
劳动科学   55篇
民族学   1383篇
人才学   453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5587篇
理论方法论   1067篇
综合类   11175篇
社会学   1920篇
统计学   231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447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1594篇
  2013年   1271篇
  2012年   1518篇
  2011年   1704篇
  2010年   1500篇
  2009年   1552篇
  2008年   2019篇
  2007年   1410篇
  2006年   1198篇
  2005年   1150篇
  2004年   934篇
  2003年   819篇
  2002年   717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01.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后矇胧诗"群,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由于"后朦胧诗"群的驳杂与庞大,学术界对这一诗群的认识始终停留在有限的、在当时由于发表鲜明"反叛"宣言的那几个派别上面,从而忽略了这个庞大群体的多元性,结果造成了历史性的误读。这一误读主要表现在把整个"后朦胧诗"群看作是一个反文化、反传统的诗歌群体和对它们语言革新的不认可。  相似文献   
202.
传统知识的利用呼唤知识产权的保护,催生了传统知识的地源披示.传统知识地源披示有自愿披示、强制披示、许可证披示三种模式,根据对各模式的学理比较分析论衡,应选择许可证披示和强制披示二者结合的运作机制.针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发展,我国也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3.
在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国际背景下,阐释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和自然审美观及其影响下的城市建设的基本传统,并以古都北京为典型实例,分析了北京水系对金、元、明、清各代城市结构的影响及北京的园林化建设,说明了兼具景观与生态的山水园林城市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204.
曹瑞贵 《职业》2008,(11):75-76
"责任"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并影响未来的概念,"践责"是一个极具针对性与挑战性,而且十分沉重的现实话题.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责任"占据着特殊重要的位置."责任"是做人的根本,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不竭源泉.责任教育作为一项势在必行的活动,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笔者认为,进行责任教育,社会问题的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课堂寓德于教,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5.
旅游商品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商品除了具有实用、纪念、审美的价值以外,还有研究民族发展、民族文化的价值。本文从中国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方面来探讨旅游商品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为旅游企业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的高品位旅游商品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6.
庾荣 《青海社会科学》2007,3(2):128-132
本文通过对伊斯兰国家两条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分析,指出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尤其是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是对传统的继承、变革和对西方文明的吸收、借鉴;宗教的世俗化并不意味着宗教的全面衰落。  相似文献   
207.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学校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在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上,思考了传统文化对当代学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使两者更好地有机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8.
文章着眼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从理性上正确阐述“德治”和“法治”之间的关系;要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法治”和“德治”中有益传统成分,为我所用;论述了“法治”和“德治”之间存在着主次之分的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地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取得治国效益的最大化;要注重“法治”和“德治”的实践操作,优化对从严治党和从严治官的教育和整顿投入,建立对权力独立、有效的循环监督机制,循序渐进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209.
闫召峰 《职业时空》2008,4(1):25-25
中国是诗的国度,丰富多彩的诗歌作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凝练概括的意象,优美精练的语言,丰富强烈的感情,优雅深邃的意境,对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0.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行政文化也进入了激变再生的重要时期。考察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其历经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传承中,一个非常鲜明的基本特征就是宗法化倾向,这一倾向表现在行政文化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就是它的浓郁的人情化色彩。因此,要进行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就必须思考对传统的行政文化进行改造并保持行政文化效能健全与连续的问题,这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