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53篇
  免费   2648篇
  国内免费   709篇
管理学   10076篇
劳动科学   556篇
民族学   6370篇
人才学   2116篇
人口学   635篇
丛书文集   30012篇
理论方法论   5569篇
综合类   59160篇
社会学   8216篇
统计学   1100篇
  2024年   565篇
  2023年   2167篇
  2022年   1989篇
  2021年   2499篇
  2020年   2369篇
  2019年   2386篇
  2018年   1025篇
  2017年   1995篇
  2016年   2708篇
  2015年   4062篇
  2014年   8425篇
  2013年   7774篇
  2012年   8901篇
  2011年   8972篇
  2010年   8421篇
  2009年   8535篇
  2008年   9298篇
  2007年   7332篇
  2006年   6307篇
  2005年   5690篇
  2004年   5164篇
  2003年   4655篇
  2002年   3699篇
  2001年   3174篇
  2000年   2308篇
  1999年   1138篇
  1998年   609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对L-A、L-B型制动梁梁架在运用中存在的磨耗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检修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2.
73.
黄东菊 《生存》2020,(12):0159-0159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采取有效的途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74.
75.
优秀传统文化其价值最宝贵的地方是能够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这是高职院校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定要保证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摆在第一的位置,然后才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所以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积极发展的内容,可以采取的方式有自编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和提升授课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等,通过这些措施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相似文献   
76.
77.
不同文化规约下的人们都希望水土资源更适应自己的需要。因此,人类对水资源的维护其实在于实现人类自身的延续和发展,而优化水土资源的匹配使之适应于不同的需要,以及因地制宜地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价值,这是不同文化下各民族所共同期待的。但水土资源维护的目标与行为在各民族间出现偏离,进而会出现失范。这样的偏离与失范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失衡与生态危机。因此,对水土资源维护失范矫正的实质不是要另造水土资源,而是通过社会力量的努力保持水土资源固有结构的稳定,以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8.
79.
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回应中国文化的发展前途这一问题时,大体均持文化整体观的立场。然而这一文化论述模式有其内在的理论困难,王南湜先生基于其文化分层理论对此有很好的揭示。本文认为王先生的文化分层理论仍有进一步商榷与拓展的可能,王先生虽对新儒家“开出说”有严厉批评,不过二者所凭借的文化哲学在理论上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本文即在反省文化分层理论与“开出说”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0.
陈忠 《人文杂志》2015,(3):113-120
伴随世界文明的生成与转换,城市与伦理历来相互关联、相互生产,城市-伦理生态具有多样性、非自足性、变迁性。当代城市化的深化使伦理与社会的关系,使这个世界的伦理图景与伦理生态,发生了重要改变。分化与纠缠、变化与固化、多样与单一等诸多矛盾表明,当代城市社会正在遭遇深刻的康德悖论式的伦理冲突。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为伦理转换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任务;另一方面,伦理的自觉、现实推进,又将为城市化的规范化、合理化提供基础支撑。建构一种更具语境张力,更具包容性、现实性、此在性、有限主体性底蕴的城市伦理,着力推进"此在单元""此在空间"的伦理化,对城市社会的合理化、可持续具有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