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7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管理学   417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24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718篇
理论方法论   728篇
综合类   5974篇
社会学   337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746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前的经济学界大多数学者基本上将“信用”定位于一种经济伦理现象,并循此含义来谴责经济领域的失信现象。但是解决失信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信用作为规律的性质和信用规律何以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本文根据信用反映经济关系的基础,通过信用的本质、发展过程、现代形式和巨大作用阐述,以揭示出信用这种价值的特殊运动的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信用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所需要的三方面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2.
符贞 《南都学坛》2015,(2):59-62
《寻找格林先生》是索尔·贝娄的著名短篇,其主人公格雷布作为典型边缘人的代表,在竭力寻找格林先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自我、他人的救赎,反映了其对善、人性、责任的追寻,为充满悲观色彩的社会留下了一缕希望的阳光。该寻找过程很好阐释了贝娄"肯定"的宗教伦理观。从小说反映的"责任"伦理、"受难—救赎"伦理、"爱人如己"伦理,可以看出贝娄的小说人物塑造深受犹太传统的影响,体现了犹太伦理一神教的道德思想及犹太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63.
当代中国水伦理价值观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主义、从价值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水伦理价值观的分歧与对立。双方相互驳诘、各执一端,彼此之间的交锋和对立多于交融与认同,这一方面使人们对水伦理学的身份感到困惑,并对水伦理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又无法在实践层面回应中国水问题的现实需求。因此,如何整合水伦理价值观就成为水伦理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然而,在整合价值观研究中,中国学者提出并论证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整合价值论,即"像河流那样思考"的进化价值论、人河互为尺度的水伦理价值观以及"以人为本"的水伦理价值观。这三种价值论都试图融合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水伦理价值观,但由于它们既没有在理论上真正厘清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各执一端的认识论根源,又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于是,在整合中又形成了新的价值论分歧。这种新的价值分歧使水伦理学的合法性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以为,消解水伦理学的合法性质疑,并使水伦理学摆脱价值论困境的路径是:重构并培育"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包含三个理论基点:唯物辩证的本体论、"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价值论以及"像水一样思考"的方法论。它通过提出并坚持本体论与价值论、整体论与层创进化论、永续发展与有限发展、以人为本与人水和谐的辩证统一,追求人为本即以自然为本、自然为本即是人为本的合规律合目的的境界,进而消解了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价值对立,并成为当代水伦理学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64.
中西方伦理价值观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伦理文化和西方伦理文化无优劣之别,只有特质上的差异,用今天的眼光去衡量,它们各自的优长中同时隐含着缺失。中西方伦理文化虽无优劣之别,但在不同时代,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在中西方伦理价值体系中,精华与糟粕都是十分复杂的糅和在一起的。构建崭新的伦理价值观体系必须是从自身引发;必须要以时代精神为坐标;必须要善于向本民族的伦理文化所存有的疾患果敢地开刀;必须要在不丢弃、大力弘扬本民族的伦理文化的精华的基础上吸取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65.
生态消费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建设生态文明,除了运用经济、法律和政策外,还丛须依靠道德的力量,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想性化为现实性,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持久和谐.  相似文献   
66.
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人类的学习、生活、娱乐方式,并进而影响着精神领域的道德建设。它以其自身特点强有力地推动道德发展,但同时又带来诸多伦理问题,从道德行为、道德意识,道德规范等方面对传统道德提出挑战。因此,防范网络道德危机,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尤显必要。它有赖于人类社会从立法、科技进步、道德纪律、道德自律等方面全方位地加以思考解决。  相似文献   
67.
阐述我国干细胞治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生命伦理治理视角探讨如何较好执行相关的法律及伦理规范。依托伦理治理,通过多种方式和机制把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医院、伦理委员会、民间团体和公众动员起来。在解决规范我国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的社会和法律问题中,做到尊重事实,正确宣教;加强管理,有法可依;尊重科学,加快研究。  相似文献   
68.
转基因食品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它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有必要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进行人体试验。那么,转基因食品人体实验能够得到伦理辩护吗?本文通过正反观点的论证与分析认为,转基因食品的人体实验是对公众的身体健康负责的必然要求,可以得到伦理辩护。  相似文献   
69.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根源于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背离了正义原则的制度缺陷。科学的制度安排是“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基本前提。从制度伦理的视角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进行科学的审视是一种必然。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废除城乡差别,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  相似文献   
70.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提出了共同体及其范围扩展、大地伦理学的内涵等观点。他从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入手,总结了关于大地伦理学的观点: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认知观念;树立全新的整体生态伦理观念;维护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要关爱一切生命;倡导实际的长久的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