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6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管理学   509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30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4054篇
理论方法论   758篇
综合类   6606篇
社会学   426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712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848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839篇
  2008年   948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86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王勇 《职业》2011,(21):49-49
一体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新模式,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脱节的问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但在教学实际中由于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902.
从事人口学研究的专家担心,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升高若持续下去,将对人口结构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对未来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造成一定冲击。  相似文献   
903.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探析了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独立设课的作用、意义。指出实践教学独立设课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克服了高等教育多年来重理论轻实践的积习。  相似文献   
904.
经历了社会的变革,传统家庭道德和伦理规范体系已经解体,现代家庭道德和规范体系尚未完整建构起来,家庭危机时时在我们身边产生.人们在目睹了种种家庭变故后,正通过各种家庭模式的比较,寻找着自己的归宿.千百万家庭正面临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05.
在新形势下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大力加强师德教育 ,有针对性的解决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内涵和外延着手 ,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 ,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06.
郭卫华 《中州学刊》2023,(12):105-110
通情达理可视为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传统的精神逻辑。在“天—命—性—情—道—教”本体建构中,“性—情”通过通情达理贯通天道和人道:“通情”在己之好恶与他人好恶的理性沟通中形成共同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即“理”。“理”要获得现实性,又需要“达”的实践智慧。“达理”虽呈现为理性形式,但其实际展开中始终以理性和情感的互融为进路。由此,通情达理所展现的精神逻辑为:“理”从“情”出,“情”据“理”而通,“情”通则“理”得,“理”由“情”而“达”,并由此开辟了以克己、爱人和万物一体为核心的中国伦理精神传统。这一传统,为提升人性能力、培育向善的人性情感、促进内在道德与外在伦理有机统一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907.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治疗疑难疾病、增强人体机能提供了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为客观认识和规避这些风险,基于哈贝马斯的“包容他者”理论,将“机器他者”这一概念引入现代医疗领域,并从身份认知、知情权和隐私权、社会公平、责任归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当具有“意识”能力的“机器他者”介入人类主体后会导致“主客体”界限的模糊甚至互换,从而引发各种伦理冲突。对此提出用“有限包容”的态度来发展脑机接口这种充满未知的技术,以避免或减少其对人类安全和社会秩序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908.
郑香花  邱艳萍 《现代交际》2023,(3):67-74+123
儒家伦理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绵延力、接纳性与创新性,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其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在社会稳定期成为巩固政权的手段,在国家动荡时期又成为民族的扭结,在新时代则成为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石。本文通过梳理与学习儒家伦理思想,探索儒家伦理的当代教育价值,有助于为构建中国特色文化、教育体系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09.
赛珍珠问题指"中国人是否更容易抄袭、抄袭是否内化于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气质之中"的问题。与学术相关的伦理类型在现代发生了根本转变,表现为学术从公器变为私器,真理活动的视野由复返的变为进步的,评价标准由传承变为创新。从反向抄袭、注疏性著作、自我抄袭等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抄袭本质上是个现代问题。"中国人更容易抄袭"的命题存在着历史错位,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910.
本文试从“人我”关系亦即我与他人或他者的关系这一角度 ,重读孔子和儒家传统有关孝的思想 ,以期重新接近这一观念所蕴含的深刻伦理意义。孝这一观念所强调的是一个作为能够承担责任的伦理主体的我对他人的无可推卸的伦理责任。虽然从表面上看孝仅仅规定我与作为父母的这一特殊他人的特殊关系 ,但是 ,这是我与“第一”他人所发生的“第一”关系。作为我的第一他人的父母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一切他人的“原型”,而我与父母的伦理关系已经是我与其他一切人的伦理关系的“原型”。本文从分析孔子所说的敬开始 ,孔子对孝中之敬的强调表明 ,孝远非某种自然感情 ;敬作为我对他者之敬蕴含着他者的某种“超越”性和我作为我的“主体”性 ,一种“我而为他”的主体性。最后 ,对作为孝的构成部分的“事死如事生”亦即为父母居丧守孝以及祭祀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