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405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1002篇
社会学   181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全宋诗》出版后,学界所作的增补辑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宋诗分布的区域广,涉及的史籍文献浩博,因此增补辑佚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翻检史籍文献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为《全宋诗》漏收、同时也为其他《全宋诗》辑佚文章所未及注意的佚诗,计有100余首。  相似文献   
992.
冯山,北宋中期蜀中诗人,颇有盛名。其家世个人资料匮乏,今无系统研究。根据古籍相关记载,对其家世谱系略作整理,编次其个人行年及其创作,试图系统地研究冯山。对《安岳集》的版本作详细地考证论述,以期对四川文学研究略有补益。又据《永乐大典》补冯山《黄沙村》七律一首。  相似文献   
993.
蒋中正于1937年7月17日在第一期庐山谈话会第二次共同谈话对于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政府处理方针的报告,被认为是对卢沟桥事变的严正表示,宣示政府的立场,以及抗战到底的决心。除了1937年7月19日分开发表的谈话会讲词外,这份报告存在基本精神与立场相近但内容互有出入的三个版本:速记录、致词和《告全国国民书》,三者相互参看,方能进一步了解政府在卢沟桥事变初起时的政策方针;另一方面,由讲词发表过程中,蒋氏对于内容的斟酌,以及发表时间、形式的考虑,亦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领导者,蒋氏在处理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之重大决定时的态度与决心。  相似文献   
994.
南宋人所编《古文苑》中录有一篇董仲舒《诣丞相公孙弘记室书》,刘跃进认为其写作时间在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以前,最迟也在元朔三年,是董仲舒任江都相时所作.笔者认为当作于元朔五年(前124),此时董仲舒正任胶西相.刘先生还认为题目似为后人所加.笔者认为所疑有理,该文篇题确为后人所加,但拟写有问题.“记室”一职最早设置于东汉,对于西汉董仲舒文章的拟题来说,显然是超越了时代,应当参考梁任防所题《诣公孙弘奏记》和清严可均《全汉文》的题名方式,将其题作《奏记公孙弘》.  相似文献   
995.
经典作品虽意义重大,但在文学史上毕竟占少数;相反,在阅读数量上,非经典作品却占有大量的比重。如何处理这些大量存在的非经典作品,这是个理论话题,在阅读中每位读者更是难以回避。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的张云新著《谁能炼石补苍天——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回答了读者这个经常遇到的问题。非经典阅读理论是对阅读理论阐释盲点的发现并进而实现其学术增长点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996.
正作者: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安德鲁·麦卡菲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9月在全球,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的崛起将是未来10年重大的社会变革。在该书中,两位处于数字技术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家深刻阐述了驱动经济和生活发生变革的力量。他们认为,数字技术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变革:想象一下令人炫目的个人数字技术产品、一流的基础设施,都将会带来极大的便利。数字技术(其核心是硬件、软件和网络)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比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能够使用海  相似文献   
997.
研究前期书法史时,书家在书体演进中的作用容易被忽略。文章对锺繇"三体书"及其影响的研究,从锺繇所处时代文化背景、书法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书家的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发现锺繇"三体书"是当时实用而流行的书体,"皆为世人所善"与其政治生涯紧密相系,是由实用而上升到艺术层次的,并对书体演进起了重要作用。"三体书"中的"铭石书"因处于书体演进趋于结束时期,其魅力犹如天边的晚霞夕阳,虽行将逝去仍发出绚烂耀眼的光芒,为人们赞叹、留恋。"章程书"虽处于小楷草创阶段,却因锺王并举而构成了中国书法特有的"魏晋现象"。"行狎书"是"三体书"中最短寿的书体,因特点不够明显很快被王羲之行书所取代。"三体书"只有楷书以锺王并存的形式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998.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所有书籍都是官府典籍,清以来学者称之为"官书"。在书籍史上,从原始书籍到汉代以前是漫长的官书时期。官书的重要特征有三:一、不准公众传播;二、作者不署名;三、书无定本。官书三特征决定官书具有与汉以后书籍迥然不同的存在形态与演变规律。官书不准公众传播,就是不准公诸于世,就是不准出版,这对官书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作者概不署名,说明官书中不存在著作权问题,说明官书无所谓真与伪,社会上不可能产生汉代以来才有的那种伪作观念。在不准公众传播与作者不署名的共同作用下,致使作品多是无名氏的集体著作,个人著作很难留存后世。无名氏集体著作经过历代修订与整合,到最后公诸于世时,必然成为文献学家所说的"不是一人一时之作"。有官书三特征,必有"不是一人一时之作"。汉代以前,经籍与子书无不深受官书三特征的影响。考察官书三特征,旨在按本来面目认识官书,认识先秦书籍,避免将它们与汉以后书籍等量齐观,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99.
谁是女书的第一个发现者和第一个研究者,历来众说纷纭,各据一词.通过深入考察史实,详细对比差距,并依据鉴定第一个发现者和第一个研究者的学术标准,可以最终断定周硕沂为女书的第一个发现者和第一个研究者,宫哲兵、潘慎、李正光、曾继梧、袁思永等人为女书的早期关注者.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非虚构文本,书话呈现了历史旧迹,保留了作家对文学现象的评价,成为还原文坛原貌,接近作品历史评价的有效途径。同时,将书话作为文学新史料来看待,还有利于透视现当代文学生态群落的完整与丰富。这必将对旧的现代文学观念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