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9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25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929篇
理论方法论   170篇
综合类   1949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20世纪90年代先在西方然后在我国曾流行过一部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哲理小说《苏非的世界》,被誉为新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书中的主角——一个14岁的少女,在接到一封神秘的来信,其中问道“你是谁”之后,就陷入了对“我是谁”的无穷思考,从此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2.
齐皓  孙睿 《现代交际》2012,(9):90+89
唐代石窟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精华,而敦煌石窟绘画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对唐代敦煌石窟从唐代敦煌佛教石窟绘画发展脉络、主要题材、艺术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角度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3.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读,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的经、论来进一步论证觉囊派他空见教义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104.
印度佛教属于都市(含近郊)佛教,但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却渐渐地远离都市,走上了山林化的道路,山林佛教成了中国佛教的主流。面对中国佛教的这样一种态势,中国的佛教思想家湛然和惠忠分别提出"无情有性"论和"无情说法"论,为"山林佛教"的合法性作论证和辩护,从而为佛教山林化提供了佛学依据。有"无情有性无情说法"以为理论支持和舆论背景,中国佛教的山林化得以不断推进,最终导致了中国山林的佛教化。山林佛教化乃是中国山林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5.
“出世”可以做不同的读解。当其意为不关心或远离世俗生活之时,谓之“佛主出世”是不符合佛教学说思想之实际的;当其意为超越世俗生活观念及追求之时,“佛主出世”则反映了佛教“出世间”的核心观点主张,突出了佛教修行乃了明心性、超越表象以证入至真之境的思想宗旨。  相似文献   
106.
《西游记》九十八回有一个阿傩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的情节,这被许多人认为是作者表现阿傩索贿并进而讽刺佛教的重要证据。但从《西游记》的抑道扬佛倾向、从该情节所体现出的佛教教理教义、从作品的艺术构思与主题表现等方面来看析,作品中这个索要"人事"的情节,并非是对佛教的讽刺,而是作品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佛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7.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已近两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本土的文学、音韵学、哲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无不受其影响,均在原有基础上生成了变化发展。佛旨禅理以及佛教地域乐舞的传入,深化了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思想,丰富了舞蹈表演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提高民族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8.
张景峰 《兰州学刊》2009,(11):20-26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敦煌莫高窟第9窟甬道李弘定、弘谏的供养人画像及题名为主要对象,结合莫高窟第196窟甬道北壁索勋父子供养人画像及题名、第148窟涅菜佛坛下晚唐李明振父子等供养人题记及敦煌文书中有关李弘愿四兄弟的记载,认为第9窟甬道供养人画像绘制于乾宁三年初(896)至四年(897)6月9日之间。  相似文献   
109.
对西夏文字的研究,至今仍有尚待涉足的秘境。作为佛国圣地的西夏,充当其精神世界最为重要内核的佛教,理应体现在西夏的全部文化过程,即文化内容及其结构的连续变化之中。有鉴于此,文章对佛教与西夏文字这一文化形式、序列、形貌的关系加以探讨,从基于佛教信仰的佛经译写是西夏文字创制的重要动因,以及西夏文字创制中佛教理念渗入等方面,追寻党项人在佛教信仰影响下思维的方法和特点,以求廓清西夏文字创制之谜。  相似文献   
110.
普陀山佛茶,又称普陀山云雾茶,产自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佛茶"香清可散净心中妄念,至味能悟得佛法妙谛",是普陀山千年文化的沉淀,是圣山禅门智慧的升华.茶随佛而来,伴佛而生,为参禅之辅,礼佛之备,也是世人品评的佳品."茶佛一味"、"茶禅一味".本文从普陀山佛茶与佛教的历史联系对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