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6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85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49篇
人才学   21篇
丛书文集   2622篇
理论方法论   444篇
综合类   3851篇
社会学   197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90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一笔巨大的财富。怎样对待这笔财富?怎样开发这个资源?作者阐述了自己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992.
传统教育理念的哲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军 《理论界》2005,(11):121-122
本文认为,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大大地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要从哲学的高度加以反省和批判。提出要静态教育理念向动态教育理念的转型;结论式教育理念向分析式教育理念的转型;直线式教育理念向放射式教育理念的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3.
学界关于谭嗣同之死众说纷纭,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近代史上的谭嗣同之死,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谭嗣同本人的生死观实际上决定了这种必然性。谭嗣同的生死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灵魂不灭、无生无死和天命兆世。他认为生命轮回不。死,无生无死,以死为生,并深感于佛教中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言。这些都与谭嗣同本人的特殊经历及其深受佛教影响不无密切的关联。研究谭嗣同的生死观或许能为澄清谭氏之死提供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94.
契丹民族曾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它曾经强大一时,建立了北方的辽王朝。虽然它统治的时期仅200多年,但它促进了北方历史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沈阳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从契丹民族对沈阳古城雏形的建立、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古城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995.
蒋益 《船山学刊》2003,(3):84-86
~~道家山水文学的滥觞与确立@蒋益$长江大学~~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以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为个案 ,联系不同创作时代的文化语境 ,对张炜的文化立场进行分析 ,认为张炜既以峻切的现代理性和批判眼光开掘农业文明的深层痼疾 ,同时更以现代人的忧患意识为农业文明美好质素终将消逝寄予深切的哀挽之情。文章同时对张炜现象的典型性作诠释。  相似文献   
997.
西方艺术从古典艺术(精神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后现代艺术的演变过程,是一种必然的逻辑结果。中国现代艺术直接“嫁接”自西方现代艺术,并不具备西方艺术的逻辑演变过程,是一种在短时期中对西方各种艺术形式并融汇合与快速流变的掺杂样式,从产生的那天起,本身就是模糊和非流派性的。中国现代艺术承担了西方现代艺术所无须考虑的使命感,这是原本现代艺术所不能和无法承担的,这种虚假性的使命感所形成的文化误会构成了中国现代艺术的所谓“前卫性”以及内在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   
998.
马克思没有撰写方法论著作 ,原因是 ,他认为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的反思历史 ,批判现实 ,改造社会 ,去除异化 ,公开地向广大世界挑战 ,谋求全人类的解放 ,最终实现人的真正本质和人性的全面复归 ,更胜于对一般纯粹的方法和逻辑的研究。所以自从184 4年认定“人生的目的就是要使多数人幸福”之后 ,就不再是一个书斋里的学者 ,而是终生都在为砸碎无产阶级身上的镣铐奋斗不息 ;并由此创立了他的社会历史观和实践方法论  相似文献   
999.
满清史专家阎崇年售书遭掌掴,各种议论不少,但普遍忽略了一点,即此事的起因反映出当代文化批判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00.
传统释义学认为“史效”关系决定了传统的权威性和积极意义。意识形态批判论认为自我反思先于并高于传统之阐释。利科调解二者,主张阐释应合批判性,批判应含阐释性。笔者进而指出传统与意识形态的可比较性,以及对二者作辩证反思的必要性,认为:当前传统与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之运作,有赖于一种批判阐释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