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3篇 |
免费 | 125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9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240篇 |
人才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1023篇 |
理论方法论 | 180篇 |
综合类 | 2070篇 |
社会学 | 104篇 |
统计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126篇 |
2014年 | 209篇 |
2013年 | 219篇 |
2012年 | 229篇 |
2011年 | 246篇 |
2010年 | 226篇 |
2009年 | 282篇 |
2008年 | 268篇 |
2007年 | 233篇 |
2006年 | 177篇 |
2005年 | 180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40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91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心灵的回响——禅宗美学中“听境”的审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禅宗美学中“意境”的概念出发,阐释了“意境”经营的构成要件与实现过程——从现实世界(自然的实境)向审美世界(心灵的虚境)转换。继而从“听境”这一心灵触动与禅者顿悟的关键入手,提出“听境”的审美观念及其对“意境”阐发的独特方式,再以大足石窟圆觉洞为例剖析了“听境”之美在建筑空间经营中的设计方法与物化过程,并指出“听境”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具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王易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太虚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大德高僧、佛教思想家和改革家,一生致力于佛教的革兴运动,到处弘法传教、兴办教育、住持寺庙。更重要的是太虚大师提出了"人间佛教"的佛学思想,这是贯穿太虚大师佛教革兴始终的基本精神,至今对佛教的发展还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对太虚大师本人及其人间佛教的思想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我们今天更好地建设人间佛教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93.
李慧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13-214,217
净土信仰是中国宗教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伊始,有关佛教净土的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中晚唐时期;砾陀净土信仰已经深入到世俗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与民众的社会生活相融汇,同时也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交融,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通过对民众弥陀信仰功德活动的分析,指出世俗社会中的弥陀净土信仰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994.
陈坚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5):53-60
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两位伟大僧人,玄奘和智顗分别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佛教道路,其中玄奘走的是"天竺之路",他远赴印度取经学习并最终成为印度佛教唯识学专家和佛经翻译家,而智顗走的则是"天台之路",他来到天台山隐修以寻求适合中国人的佛教解脱法门并最终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与玄奘只是照搬印度佛学而毫无创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智顗表现出了佛学上的巨大创造力,开启了中国佛教创造自身中国化模式的大幕。中国佛教正是在选择智顗模式而抛弃玄奘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发展壮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玄奘对于中国佛教的重要性还远不如智顗,尽管玄奘比智顗更具知名度。 相似文献
995.
戴继诚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94-98
宗教传播是扩大宗教影响的必然环节,它不仅是简单的个人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的扩张与信仰的移植。宗教传播包括组织的重建、教义的推广、行为的效仿与体验的形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传播是一面双刃剑,它既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可加速其他文化的遗失或毁灭。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宗教应该对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6.
王大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4):68-73
宋元时期是禅宗清规的完备期,同时,禅寺的建筑布局也初步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形制.延寿堂作为禅寺中安养病僧的所在,在寺院中具有特殊地位,也是集中展现寺院内部慈善的场所.梳理宋元禅宗清规中有关延寿堂的记载,不仅可发现延寿堂这一慈善性质寮堂在身心两方面照顾病僧的功能,并依此考察出禅寺内部慈善的主要特征,更能探讨出它作为禅寺一部分,实际也是禅寺整个象征体系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997.
朱思凡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Z1):223-224
在陶渊明的思想研究中,陶渊明与佛教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引人注意的话题。本文结合晋宋之际的时代背景和陶渊明本人经历,考察陶渊明与佛教之关系。 相似文献
998.
胡彬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114-117
佛教造像记,就是为了造作佛像而表述这些功利目的和愿望诉求的文字,它们依附于造像而存在.不过,限于传统金石学厚古薄今的一贯态度,学者们更重视一些宋以前的造像记,却忽视宋以后特别是清代的造像记.本文的所辑录的十例湖南地区的明清两代造像记,系作者数十年田野考察所得.我们对明清佛教造像记应当予以相应的重视,使中国佛教文化的研究不至于出现“断层”和“死角”. 相似文献
999.
赵纪彬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71-76,89
密教产生于印度,是佛教晚期的一个宗派,约于8世纪中叶经西藏传至白族,标志着佛教的正式传入,至此之后佛教在白族广为盛行,因而对白族的文化,尤其是对神话传说的浸染至深,主要表现为:借用佛家术语或名物,如袈裟、须弥座、活佛等;产生众多与佛教人物相关的故事,如观音、牟伽陀、大黑天神、阿育王等;反映佛教史,如佛教在白族的传播及接受状况,佛教与巫教、道教之间的斗争;蕴涵一定的佛理意味,如报应观;记载与佛教相关的逸闻趣事.之所以产生众多与佛教相关的神话传说,或由民众表达自身愿望,或僧徒们出于宣传佛教、增强佛教影响力、扩大佛教受众的需要所致. 相似文献
1000.
佛教绘画艺术在蒙古族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把内蒙古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寺庙经变壁画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内蒙古西部地区寺庙壁画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不同时期藏传佛教对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寺庙经变壁画的影响,总结出内蒙古西部地区寺庙经变壁画的三大艺术特征及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