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7篇 |
免费 | 124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5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254篇 |
人才学 | 22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066篇 |
理论方法论 | 204篇 |
综合类 | 2035篇 |
社会学 | 125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16篇 |
2013年 | 213篇 |
2012年 | 234篇 |
2011年 | 274篇 |
2010年 | 241篇 |
2009年 | 284篇 |
2008年 | 289篇 |
2007年 | 270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197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136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2.
新疆汉传佛教虽然继承了佛教文化传统,但是在新疆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它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佛教壁画、建筑的多元文化特色鲜明;佛教信众"皈依"率较高,但活动场所少;佛教文化影响处于上升态势。新疆本土道教虽具有内地道教文化的一般特征,但受到新疆从古至今多元文化的影响,新疆本土道教呈现出新的特质与品格。新疆本土道教鼓励信众追求死后神界的乐园生活,而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的现实生活;新疆本土道教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和个人伦理精神,要求在现实利益的世界里完成自我的完善;新疆本土道教要求信徒采用祈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活,并且参加社会生活,追求人生的幸福;新疆本土道教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层次性,更多地注重民间和世俗家庭的教导,其布道范围倾向于知识水平较低的阶层。 相似文献
93.
林怡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宋代儒学和佛学的相互关系问题是陈寅恪先生、余英时先生等学界前贤硕学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李承贵博士著《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一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了该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学术突破和进展。作者明确指出:在儒佛之争中,宋儒始终坚持"儒学本位"、"儒体佛用"的立场,坚持唯有儒学的核心价值,即儒家之"道",才是重建社会秩序的最后依据;宋代儒士为复兴儒学这一伟大事业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们对佛教的"群体性误读"和"失真的理解"使他们的佛教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但这些"相反而适相成"的佛教观不但为新儒学的建构提供了繁富的心智资源,而且对佛教本身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士佛教观对于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而言,并不是完全否定性的,也是有积极性、建设性一面的"。 相似文献
94.
关于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原因,中印西方学者已提出种种意见。此外,佛教在印度从未成为一统天下的宗教,在与婆罗门教互争雄长的过程中从未获得过压倒性的优势,这是佛教最终在印度衰落的原因之一;佛教虽然是作为反婆罗门教的“异端”出现,但其主要教义却出自婆罗门教的思想,后在发展过程中为争夺信众又吸收了婆罗门教的许多东西,这更成为佛教在印度衰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僧诗的内容大多与清逸生活、与阐发释理,与水边林下气象有关,蔬笋气是其最常见的评价。但,不少江南僧诗渗透了心系苍生的情感,体现了弘扬正义的担当,且经常有情的悲歌,爱的欢唱,具有深厚的现世情怀。江南僧诗的这些别样抒写,有其内在的逻辑关联。佛教相关原义和援儒入佛的双重作用,使江南诗僧有了现世情怀的理论依据;良好的儒家文化素养,使他们能自觉地表达生命关怀,并能切中社会病害;身处寺院而不与世隔绝,放下功名却热衷与士大夫往来,使他们能敏锐地感受世俗社会的炎凉,及时关注现实世界的焦点;江南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导致的佛教世俗化、市民化,使世俗生活全方位地进入他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96.
论法治国家中的权治——从福柯的研究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历史是一段迈向法治的历史,通过法的精神对权力意志的替代,建立起了法治国家.但是,法治国家并没有消除权力意志,反而使其在官僚制组织中得到了保留甚至增强.所以,法治国家在宏观层面、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了法治的气象,但在微观层面、在组织生活中则遗留了权力的阴影.福柯对权力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流行病学史的考察,他发现了权力作用方式的转变及其控制能力的增强;通过对惩罚演变史的梳理,他发现了权力作用领域的改变. 相似文献
97.
略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表现在佛教发展的规模和译经、著述及思想学说等许多方面,而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创立则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与鼎盛,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也与帝王的宗教文化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适应统一的社会在文化上的需要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98.
陈亮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一方面,陈亮在物质领域为佛教的发展做了一系列有益的事;另一方面,陈亮在思想领域对佛教"万法皆幻"、"出世离家"等主张提出了批评.陈亮对理学受佛教影响的性质也提出了颇具启示的看法.透视在结构上具有双重特征的陈亮佛教观,不难发现:陈亮佛教观的基本形态是"经权相交",陈亮佛教观的基本性质是"儒体佛用",陈亮佛教观的主要偏失是对佛教的误读和对理学受佛教影响把握的欠完整性. 相似文献
99.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儒学产生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我们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采取了迎合依附、争夺受众、话语渗透等多种策略,造成了佛教在传播中的有意"误读"现象,同时对儒学的传播构成竞争挑战,并弱化了儒学对文化传播话语权的控制.促成了儒学的思想重构. 相似文献
100.